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江苏自贸区二十项改革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

    江苏自贸区二十项改革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缩六成 6月1日,我省出台《关于在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提升审批服务效能等方面的20项主要任务。 去年8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当年12月启动的“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在江苏自贸区打响“放管服”改革“当头炮”。为助推自贸区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实施意见提出的20项主要改革任务,突出围绕江苏“不见面审批”“一件事”等改革品牌

  • 迈向高标准 提升自由化——自贸区战略助推全面开放新格局

    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题:迈向高标准提升自由化——自贸区战略助推全面开放新格局 新华社记者于佳欣、王攀 开放大门一打开,中国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区战略应运而生。自贸伙伴阵容扩大、自由化水平提升、谈判议题不断扩展……自贸区战略的纵深推进,让我国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不断迈向全面开放新格局。 “朋友圈”加速扩容自由化水平提升 7月26日,中国、巴勒斯坦在北京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中巴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完成,并承诺争取尽早启动正式谈判。 这是我国自贸区战略加速推进的一个缩影。仅在7月当月,就有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升级第七轮谈判,中国—韩国自贸协定第二阶段第二轮

  • 浙江台州自贸区产地证实现爆发式增长

    据统计,今年1-2月,台州检验检疫部门共签发各类产地证16362份、金额6.82亿美元,其中自贸区原产地证书6792份、签证金额2.34亿美元,签证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了43.11%和53.84%,实现爆发式增长。以5%的平均关税优惠计算,共为台州企业带来减免关税1170万美元。 随着自贸协定带来的好处愈发明显,一些经济结构依赖自由贸易的国家和地区正逐渐与我国建立稳定贸易关系,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签署了16个自贸协定,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我国还将有10个自贸协定推进谈判,另外还有10个自贸协定启动可行性研究。 为进一步促进台州外贸“优进优出、优质优价”,台州检验检疫部门全力落实国家战略,抓

  • 甬企畅享自贸区政策红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以来已实施了3轮降税,宁波检验检疫局两年来共为甬企签发中韩、中澳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201556份、签证金额44.96亿美元,可为企业减免进口国关税约2.2亿美元。 中韩、中澳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自签发以来,一直呈现高速、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其签证量和签证金额分别占宁波地区同期所有自贸协定优惠原产地证书的52.11%和42.03%。从签证金额来看,中澳证书以29.8亿美元的签证额成为继东盟证书后第二大证书,而中韩证书也紧随其后,凭借15.15亿美元的签证金额稳居第三。从签证产品上看,中韩自贸区原产地证书主要以机械器具、电机电器设备、针织服装和塑料制

  • 厦门自贸区1-2月进口荷兰商品货值3657万美元

    3月1日,笔者从厦门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以来厦门自贸区进口来自的荷兰货物近300类、523批次、货值3657万美元。主要以航空器设备、机电零件设备、贱金属及其制品、饮料和啤酒为主,占进口总额的79.69%。 荷兰是中国在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进入欧盟的门户。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深入,中荷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将进一步双向开放市场,为中荷相关企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检验检疫部门在把好国门安全的同时,陆续推出系列创新措施,不断优化货物查验流程,切实提高进口货物通检速度、降低物流成本,加快进口货物快速集散,提升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国际贸易需求。(吴连眉 吴芳莉)

  • 山东龙口自贸区原产地签证稳步增长

    2017年,龙口检验检疫局共签发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3778份,签证金额32035.2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6%和26.25%,可为企业带来进口国关税减免达1601.76万美元,这也是继2013年以来,龙口辖区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签证份数以及签证金额持续增长的第五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自贸区战略的实施,龙口局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实施“属地备案、通报通签”原产地签证模式,实现原产地签证一体化,便利企业就近申领原产地证书;实施原产地签证“负面清单”制度,对清单外产品根据企业申报直接签发原产地证;执行原产地企业备案“多证合一”改革,简化企业备案程序;执行“审单机构集中化,发证机构多样化”的原产地签

  • 聚焦创新驱动 全面改革促发展上海检验检疫局支持上海自贸区建设“六个一”

    2017年4月,国务院《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正式印发,与4年前的总体方案和2年前的的深化方案相比,新版方案确立了“三区一堡”的建设目标:即建设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风险压力测试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为全力支持国家战略,全面融入上海地方经济发展,一年来上海检验检疫局在质检总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导支持下,紧紧围绕“三区一堡”建设目标,坚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为上海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新作为”,发挥了重

  • 自贸区里的“新话题” 上海检验检疫局保税区办事处支持企业发展侧记

    在经济高速发展时代,总有一些话题在直击政府规制中的量与度。面对这些敏感话题、热点话题时,让“话题”闭嘴显然不是好方法,只有选择不绕开,才能让系铃人更快更好地解铃。在上海自贸区,随着创新制度改革不断深入,针对政府部门管理也往往生出不少质疑“话题”。上海检验检疫局外高桥保税区办事处直面话题,摆正位置,紧抓以质量提升助推经济发展主攻方向,让这些“话题”悄然发生了变化。 话题一:田径项目最爱短跑 “今天我7点就来报检大厅排队拿号了。” “未免太晚了吧,我比你早到一小时,前面已经有哥们儿在等着了。” “我睡过头了,不知道上午能不能完成。” 这是2016年11月底的一天清晨,

  • 浙江检验检疫部门进驻浙江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 “一窗受理、受办分离、集成服务”措施落地

    12月18日,浙江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内人声鼎沸,新落成的舟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对外服务。浙江检验检疫部门紧扣“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整合原有功能后正式进驻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实现企业办事“一窗受理、受办分离、集成服务”。 所谓“一窗受理、受办分离、集成服务”,是集成整合原辖区机构的受理及出证等“窗口业务”功能,并统一进驻市政府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实施综合性“一窗受理”。基于检验检疫部门技术执法的特殊性,窗口前台,和本局查验、检测等后台相关部门,实施相关单证和工作指令的内部传递,实行前后台“受办分离”。“窗口”前台是检验检疫服务企业相对人的主要

  • 浙江湖州 中-澳自贸区原产地证受企业热捧

    今年1-11月,湖州检验检疫局安吉办事处签发中-澳自贸区原产地证4666份,签证金额8104.8万美元,签证量占全部自贸区证书52%,签证份数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29%和3.12%。按照5%的平均优惠税率计算,可为相关企业降低货物在澳大利亚清关成本约406万美元。 近年来,原产地证书作为商品“经济护照”,其减免关税的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湖州局不断加强原产地签证改革工作,多方位开展政策宣传,与地方商务系统合作,针对地区出口产品进行自贸协定利用分析,分类指导辖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挖掘潜能,对辖区企业签证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对输往自贸区国家货物仍申请出具一般原产地证、普惠制原产地证的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