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立足中国 引领学术 服务社会: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初探

    摘 要:[目的/意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迫切需要更科学适用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发挥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评价的基本规律,阐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应坚持主体意识、价值引领、本土适用、多元包容四个根本原则。[结果/结论]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梳理出由政治标准、实践标准、学术标准共三级十二项组成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并对其组成、内涵和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学术评价;政治标准;实践标准;学术标准; 作者简介:杨红艳,女,198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

  • 在创新中引领 支撑特高压直流工程的中国智慧--国网经研院勠力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直流技术咨询体系

    核心阅读 :20多年来,国网经研院大力引领直流技术创新,加大直流领域新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拓展国际业务,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直流技术咨询体系,为特高压直流工程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6月29日,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承担该工程成套设计重任的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经研院”),接连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实现对直流电网最前沿技术的成功探索和实践。 3月16日,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确定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此目标指引下,国网经研院秉持“技术领先,服务优质”的理念,以公司发展目标为导向,为打造高质量特高压直流工程提供坚强技术支撑。

  • 第83届IEC大会中国特色活动 2019年互联网+智能检测(上海)国际研讨会召开

    2019年10月20日上午,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年互联网+智能检测(上海)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田世宏出席会议并致词。 田世宏表示,检验检测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技术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国家和地区保障质量安全、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维护市场公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重视和发展检验检测行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田世宏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以互联网、大数据

  • 张克俭副部长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调研——扎实开展主题教育 助力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建设

    2019年8月13日下午,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国防科工局副局长田玉龙一行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亦庄科技园调研,实地考察了工业(软件)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标准与测评等实验室,听取了赵波院长关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整体发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的汇报。 张克俭副部长指出,电子标准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院党员干部职工,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心工作,

  • 吴传毅: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有效启示

    40年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我们党思想解放的先导、中国社会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中国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它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历史启示。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品质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启了思想解放的先河,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

  • 【文萃】欧阳康:从真理标准探讨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0年来的中国智慧与中国进步可以从很多方面去体会和总结,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笔者以为,最为重要的就是依托于中国全部历史进步而确立了加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将其具体化为通过两个阶段去实现在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样一个既神圣崇高而又现实可感的发展目标,由此形成了巨大的感召力和价值引领,从而构建起既有广阔世界视野又独具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体系,彰显出中国道路与中国制度的巨大比较优势。 一、思想境界:在科学地认识世界与合理地变革世界的统一中占领当代人类精神制高点 以实践为基础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双重价值整体地统摄起来,马

  • 杨河等:坚持和发展对真理标准的科学认识

    内容提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新的时代条件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科学认识,以问题为理论创新的基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人民的实践检验真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以创新为真理发展的动力,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40年前一

  • 坚持和发展对真理标准的科学认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内容提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新的时代条件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科学认识,以问题为理论创新的基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人民的实践检验真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以创新为真理发展的动力,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40年前一

  • 坚持和发展对真理标准的科学认识

    内容提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4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新的时代条件下,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应当继续坚持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科学认识,以问题为理论创新的基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用人民的实践检验真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以创新为真理发展的动力,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基本观点。40年前一

  • 真理标准大讨论:"闪电走在雷鸣前"

    ■刘金祥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前行,都离不开哲学的引领和驱动。回首40年前那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我们不能不被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所具有的勘破思想迷津、清除观念障碍的磅礴力量所惊叹、所折服。正是凭借这场足以彪炳史册的思想大讨论,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精髓在思想路线中的核心地位,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战略决策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走上正轨坦途。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