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浙江:全省低保标准今年要超万元

    新华社杭州7月20日电(记者岳德亮)为了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质量,打造“浙有众扶”名片,浙江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近日联合发出通知,加强低收入对象监测预警和动态管理,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全省低保标准今年要超过万元,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浙江省民政厅等部门印发的通知指出,强化主动发现,将走访、发现困难群众列为村(社)和基层工作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将社会救助对象和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人口信息,录入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库或社会救助数据库,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做

  • 青海:连续5年调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3月17日,青海省政府《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披露,“十三五”期间,我们持续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建立完善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连续5年调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以兜底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益为主线,紧紧围绕“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提升能力”的总体思路,抓好关键环节,注重改革创新,社会救助制度从单项救助制度发展为社会救助综合制度体系,社会救助范围从城乡低保对象拓展到低收入边缘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社会救助对象认定从单个部门、传统人工核查转变为多部门联网、

  • 广东城乡低保最低标准提至最高千元以上

    新华社广州3月11日电(记者 陆浩)记者11日从广东省民政厅获悉,广东已经分四类地区制订广东城乡低保最低标准,与2020年相比,最低标准增幅达3.5%。 根据广东省民政厅日前印发的《2021年全省城乡低保最低标准》,广州、深圳等一类地区城乡低保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087元,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二类地区为每人每月967元,惠州、江门(不含台山、开平、恩平市)、肇庆(不含所辖县)等三类地区为每人每月853元,汕头、韶关等四类地区城镇为每人每月800元、农村为每人每月551元。 据了解,2021年广东全省城乡低保最低标准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各地应当对未达标的月份按当地政策批准实施新标准当月的

  • 当前我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为每人每年5842元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王子铭、孙少龙)民政部副部长唐承沛2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政部督促指导农村低保标准稳步提高,目前全国农村低保的平均标准为每人每年5842元,市县一级的农村低保标准现已全部达到或超过扶贫标准。 围绕兜底保障,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司长刘喜堂说,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制定政策,将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将特困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到18周岁;对生活困难但失业保险政策、低保政策没有覆盖到的失业人员,发放一次性临时救助金。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实施临时救助746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56%。 记者了解到,针对湖

  • 天津:9月1日起城乡低保标准涨至1010元

    从9月1日起,天津市调整社会救助范围和标准。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根据天津市下发的《关于调整社会救助范围和标准的通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980元统一调整为每人每月1010元。 《通知》明确,天津市调整低收入家庭救助范围和标准,城乡低收入家庭范围由家庭月人均收入980元至1470元调整为家庭月人均收入1010元至1515元;城乡低收入家庭救助标准由每户每月294元调整为每户每月303元。 天津市还调整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为由每人每月184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870元。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农村五保供养)的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184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87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

  • 辽宁省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和7%以上

    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和7%以上 新标准从7月1日起执行 全省城市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7%以上,新标准从2020年7月1日起执行。4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明确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和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 在提标幅度上,通知明确,全省城市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其中沈阳、大连、鞍山、锦州市提高4%以上,本溪、丹东、营口市提高5%以上,抚顺、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市提高7%以上。全省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7%以上,其中沈阳、大连、

  • 武汉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830元和每月680元

    新华社武汉4月19日电(记者喻珮、谭元斌)武汉将继续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及时将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按规定纳入相应保障范围,或按规定发放临时性救助金。武汉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830元和每月680元。 这是武汉市副市长李强19日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 李强说,今年1月到6月,暂缓开展现有低保对象年度核查工作,对新申请对象实行容缺审批。对疫情后外出务工、返岗复工、个体经营的低保及低收入对象,今年4月至6月不计算收入,7月至12月减半计算收入。 据介绍,从4月1日起,武汉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830元和每月680元,同步提高

  • 武汉对这类人员 按4倍低保标准发放临时救助金

    暂时无法就业低保、低收入家庭灵活务工人员 按4倍低保标准发放临时救助金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英波 通讯员杨绍武 周发云)3月18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武汉市出台系列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举措,开辟贫困劳动力线上求职绿色通道,举办就业扶贫网上专场招聘活动。对暂时无法就业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灵活务工人员,按4倍低保标准发放临时救助金。 为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贫困家庭收入的影响,针对全市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中的城市、农村灵活务工人员,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打工,导致没有收入,按照全市现行的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城市780元/月、农村635元/月)的4倍,给予一次性临时救

  • 山东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与消费支出挂钩比例

    新华社济南1月9日电(记者 叶婧)记者近日从山东省民政厅获悉,山东将完善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与消费支出挂钩比例。 具体而言,根据山东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和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城乡低保标准与消费支出挂钩比例将由原来的25%和30%,分别提高到25%至35%和35%至45%。 山东要求,各市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辖区内各县(市、区)差异,适时适度进行调整,对于暂未达到指导区间的,要结合实际做出计划安排,尽快进入指导区间;处于指导区间低位的,应创造条件,适度提高;已高于指导区间的,应保持相对稳定,实现稳步可持续增长。 据了解,山

  • 河南:2020年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12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2020年1月1日起,我省再次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补助水平及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提标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57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4260元,惠及全省314万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50万特困供养人员从中受益。 低保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的兜底保障作用,近年来,我省加快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确保脱贫攻坚期内农村低保标准略高于国家扶贫标准。数据显示,全省农村低保年人均保障标准从2016年的不低于2900元提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