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百舸争流 还看今朝——2017上海农产品优进优出与国门生物安全劳动竞赛决赛圆满闭幕

    上海作为全球吞吐量最大的口岸,每年进出口的动植物农产品货值、数量均位居全国之首。上海口岸多项进口动植检业务量居全国前列。同时,得益于上海地方政府对农产品的重视和扶持,上海出口的特色水果、观赏鱼、蟹苗、植物种苗、鲜切花、木制品农业等相关产业多年来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从供港猪到南汇水蜜桃、松江大闸蟹、崇明金瓜,再到近期的奉贤葡萄……上海特色农产品一次次叩开国际市场的大门,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良好口碑,增强了上海都市农业品牌影响力。上海市领导多次就此批示肯定上海局的支持举措。 9月28日,为落实国务院提出的“提高农产品质量供给”和“保障国门生物安全”的要求,响应上

  • 把牢国门关口 守护绿水青山——宁波检验检疫局强化固体废物原料进口监管纪实

    东海之滨,宁波梅山港区废物原料关检联合查验场地,数十个集装箱依次排开,两名检验检疫人员头戴白色安全帽,面带白色口罩,身着深蓝色查验服,胸配执法记录仪,腰系个人辐射剂量仪,手持便携式放射性检测仪,正有条不紊地查验载有进口固体废物的集装箱。 宁波口岸是我国重要的废物原料进口口岸,2016年进口量位居全国第五,超过380万吨的废金属、废塑料和废纸等经由宁波口岸入境,实现再生利用。 今年以来,宁波检验检疫局按照“平安宁波”建设要求,大力开展严厉打击洋垃圾违法专项行动,不断提高工作科学性和有效性。截至8月底,已检出并退运101批次、9586吨“洋垃圾”。 预防检测:看不见的危害无

  • 辽宁抚顺检验检疫局助力胶粘剂“走出国门”

    近日,经辽宁抚顺检验检疫局查验合格,由抚顺哥俩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重1300公斤的胶粘剂发运美国,标志着“哥俩好”胶粘剂开始正式走向国际市

  • 质检总局组织开展国门安全风险排查整治督察活动

    按照质检总局国门安全风险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工作计划,9月18日-22日,质检总局通关司会同卫生司、动植司、检验司、食品局、督审司,组成5个督察组,对内蒙古、辽宁、福建、厦门、江苏、湖北、广东、深圳、四川、云南等10个业务量较大、业务种类较全的直属局开展了现场督察。 督察主要聚焦国境卫生检疫、进出境动植物及其产品检验检疫、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通关业务5大方面、47个排查整治重点,采取现场座谈、现场检查、抽调档案等方式进行了重点检查。 此次督察共组织召开座谈会27

  • 浙江:“质量月”——国门生物安全教育在行动

    浙江检验检疫局在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中心小学开展“2017年质量月——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活动。宣讲人员为四年级的80余名学生讲解了国门生物安全知识,并发放了宣传品,倡导同学们自觉做到不携带、邮寄禁止入境物回国,做国门生物安全的宣传者和保护者。袁 立 摄

  • 宋悦谦副司长带队对福建和厦门局国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督察

    根据总局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统一工作安排,2017年9月18-21日,由总局卫生司宋悦谦副司长为组长的总局国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活动督察组对福建局和厦门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察。 本次督查通过听汇报、调单证、查档案、看现

  • 河北曹妃甸“通关文牒”助力企业走出国门

    今年1-8月,河北检验检疫局曹妃甸办事处签发了中韩、中澳等各类原产地证书,主要出口产品为帽胎、活鲀鱼、豆籽类食品等,其中签发中韩自贸区原产地证书占比达90%,为企业带来关税减免约5.1万美元。自由贸易协定下的优惠原产地证书就像一张张神奇的“通关文牒”,不仅为曹妃甸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惠利,更为出口商品打上中国烙印,插上了开拓海外市场的翅膀。 为了更好地解决辖区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问题,今年以来曹妃甸办事处加大了宣传力度,开展了专题宣讲2次,发放自由贸易协定和优惠原产地证书等政策宣传资料150余份,帮助出口企业了解最新的优惠原产地政策动态以及产品出口相关的政策内容,对重点

  • 打造空港口岸检验检疫国门铁军

    随着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外贸活动和国际人员交往持续增长,空港口岸检验检疫业务也相应快速增长。新时期空港口岸检验检疫工作有着政治敏感性强、时间跨度长、监管区域多、把关风险大等特点,本文借鉴浙江检验检疫局杭州机场办事处的工作经验,探索加强新时期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政治强、业务精、有担当、效能高的空港口岸检验检疫国门铁军的路径。 杭州空港口岸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检验检疫国门铁军具体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杭州空港口岸检验检疫基层党组织从党性高度出发,以群众需求为驱动力,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拓展服务载体,建强服务队伍,全力打造空港口岸检验检疫国门

  • 一个国门安全风险点引发的法律思考

    法言议苑 近期,在国门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中,发现进口货物经常出现未经检验就被用货企业或货主擅自使用或销售的现象,而且这些用货企业年进口批次不多,有的甚至是近年来才有进口记录的贸易商,成为国门安全风险点。 针对这种现象,主要原因在于用货企业通过e-CIQ系统在口岸报检后,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对货物进行检疫处理通关,并给用货企业一个通关单电子号码,用货企业误以为口岸报检检疫完成后,就可以直接销售、使用,结果就是货物直接进口拆装使用或销售,没有及时接受品质检验,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同时,也给货物的品质检验带来困难,成为一个国门安全风险隐患。

  • 国门前的防伪之战——宁波鄞州检验检疫局打击出口假冒伪劣产品纪实

    近些年,通过不法渠道从我国出口的假冒伪劣商品被国外退运、召回的情况时有发生,既对我国产品在国外消费者中造成不良信誉,更对同类产品出口造成严重障碍,致使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惩罚性监管手段等。 面对挑战,宁波鄞州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勇于作为,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打响了一场打击出口假冒伪劣行为的攻坚战。 创新机制寻突破 在出口法检目录大幅调减的新形势下,检验检疫部门无法全面掌握企业出口信息,无法形成独立的工作闭环,客观上对开展出口产品打假工作增加了难度。 困难,难不倒勤奋的鄞检人。做好打击出口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是国家赋予检验检疫机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