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2021年5月“ISO技术管理工作程序及国际标准提案审查要点解析”线上培训

    各有关单位: 按照我协会2021年培训计划安排,国际标准制定系列知识讲座第二讲ISO技术管理工作程序及国际标准提案审查要点解析将于5月22日在线举办,国际标准提案的质量对国际标准制定工作至关重要,参与人员需要准确把握申报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点、了解掌握ISO技术管理工作程序和最新政策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应对和破解问题的路径、策略及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国际标准提案申报的通过率。 国际标准制定系列知识讲座是我协会精心打造的国际标准制定系列课程,课程设置将重点围绕标准研制、程序规则、编写要点、翻译审查、专利版权、ISO技术工作、国际会议、实用技巧等内容开展8期培训,采取线上直播+

  • 中国主导制定 全球首个物联网金融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记者3月17日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了《基于物联网(传感网)技术面向动产质押监管集成平台的系统要求》物联网金融国际标准。这是由我国专家作为主编辑制定的全球首个物联网金融领域国际标准。 记者了解到,该国际标准适用于动产质押监管服务的物联网或传感网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规定了面向动产质押监管金融服务的物联网或传感网集成平台的系统要求,体现了物联网技术在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中的全新应用,能有效对动产质押全流程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实现银行对动产质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该国际标准还对提高动产监管方及仓储企业的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等方面具

  • 无接触配送服务国际标准研制启动 应用场景拓展至配送全领域

    2021年3月22日,由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牵头制定的ISO/IWA36《无接触配送服务指南》国际标准以在线会议的形式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秘鲁等7个国家成员体的26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ISO/IWA36项目秘书、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标准工作部副部长乔珍珍主持本次会议,并向与会专家介绍了ISO行为导则、IWA36国内外注册专家情况以及IWA项目制定的过程和相关要求。ISO/IWA36项目主席、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秘书长姚歆介绍了无接触配送服务在中国的相关标准化研究以及IWA36国际标准的研制背景。来自ISO/IWA36项目秘书处的张欢鑫和黄远还分享了无接触

  • 广东省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举办人才培训活动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为进一步加强广东高层次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广东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能力和影响力,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通告,将于5月至6月举办两场为期5天的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 此次培训由广东省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举办。该基地由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建设,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和大湾区建设重点工作,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以培训国际标准化复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旨在打造人才教育培训、交流服务、信息共享为一体的一流的国家级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交流平台。 此次培训将面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

  • IEC可再生能源国际标准中文版发布

    3月23日,IEC《可再生能源和混合系统 第9-8部分:成套系统--对于额定功率≤350W的离网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要求》技术规范(IEC/TS 62257-9-8:2020)中文版正式发布。这也是继IEC《可再生能源和混合系统指南 第9-5部分:成套系统--离网可再生能源产品的测试方法》(IEC/TS 62257-9-5:2018)中文版之后,第二项可再生能源国际标准中文版。该技术规范规定了离网可再生能源产品的质量、耐久性和广告真实性等方面基本要求,帮助中国企业更快更好地研发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维护年市场规模达17.5亿美元的国际离网可再生能源产品市场的稳定,保障4.2亿全球离网可再生能源产品消费者的权益,助力实现联合国可

  • 我国主导制定全球首个物联网金融领域国际标准发布

    17日从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获悉,国际化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基于物联网(传感网)技术面向动产质押监管集成平台的系统要求》物联网金融国际标准。这是由我国专家作为主编辑制定的全球首个物联网金融领域国际标准。 记者了解到,该国际标准适用于动产质押监管服务的物联网或传感网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规定了面向动产质押监管金融服务的物联网或传感网集成平台的系统要求,体现了物联网技术在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中的全新应用,能有效对动产质押全流程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实现银行对动产质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同时,该国际标准还对提高动产监管方及仓储企业的监管效率、降低监管成本

  •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快递包装国际标准提案获ISO批准立项

    近日,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的《快递包装生态设计原则、要求及指南》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立项,近期将成立该标准工作组,并由该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专家担任工作组召集人。 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833.6亿件,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据估算,我国快递业每年消耗的纸类废弃物超过900万吨、塑料废弃物约180万吨。绿色化已成为我国快递包装标准化工作的重点:2018年,我国修订发布的《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增加了快递包装减量化和无害化要求;2020年6月发布的《绿色产品评价 快递封装用品》国家标准,指导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工作的开展;近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正在牵头制定《快递

  •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电工委员会第36届主席舒印彪建议:建设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第三方认证体系

    □ 本报记者 徐 风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让质量基础设施在质量提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本次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第36届主席,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指出,计量、标准、检测认证作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的三大组成部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纷纷将NQI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有效发挥检测认证的重要职责和作用,用好这张国际贸易“通行证”,加快建设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第三方认证体系,让中国制造“走出去”,十分必要,意义重大。 他认为

  • 我国制定的航天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八院)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20893《航天系统——运载火箭轨道级空间碎片减缓详细要求》正式发布,成为“十四五”第一项获批发布的由我国主导制定的航天国际标准。 该标准于2013年5月首次在ISO莫斯科年会上作为新提案提出,于2015年10月正式立项。标准推进期间,历经空间碎片国际标准框架调整、扩大应用领域等要求,前后共经过六个阶段投票、历时近8年最终成功获得批准发布。 该标准详细界定了空间碎片减缓要求,并就地球轨道运载火箭轨道级的设计和运行提出了建议,对消除在轨末级火箭爆炸或解体的潜在危险、

  • 2021年度“国际标准制定”系列培训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协会自2020年开设国际标准制定系列知识讲座以来,深受广大标准化工作者的欢迎。我协会在总结去年培训经验、分析学员培训反馈情况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梳理,现正式开设该系列培训项目。 课程设置将重点围绕标准研制、程序规则、编写要点、翻译审查、专利版权、ISO技术工作、国际会议、实用技巧等内容开展8期培训,采取线上直播+平台录播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其中5期培训为线上直播;3期培训为平台录播,包括国际标准的制定程序、国际标准的编写、国际标准技术会议课程将放置于中国标准化协会远程教育服务平台(http://ycjy.china-cas.org/)。 参加培训人员学满国际标准制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