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立足中国 引领学术 服务社会: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初探

    摘 要:[目的/意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迫切需要更科学适用的学术成果评价标准发挥作用。[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及其成果评价的基本规律,阐述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应坚持主体意识、价值引领、本土适用、多元包容四个根本原则。[结果/结论]通过文献调研、问卷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梳理出由政治标准、实践标准、学术标准共三级十二项组成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并对其组成、内涵和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国特色;学术评价;政治标准;实践标准;学术标准; 作者简介:杨红艳,女,1981年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

  • 创新评价标准促学术成果多样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 10月4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官网刊文称,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欧洲分部近期公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分析了英国3768位学者的学术成果,并对英国未来10年的科研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目前,学术成果产出类型主要包括三种,即期刊论文、会议文稿以及书籍。报告提出,65%的受访英国学者认为,自己在未来10年的学术成果产出会提高。他们希望自己的学术成果可以更加多样化,如创建学术网站、公开发表评论以及撰写外部机构研究报告等。 对于期待出现哪些不同的学术成果类型,不同学科的学者态度差异明显。报告显示,近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生产更多不同类型的学术成果替代期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