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辽宁省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和7%以上

    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和7%以上 新标准从7月1日起执行 全省城市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7%以上,新标准从2020年7月1日起执行。4月23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明确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养育和60年代精简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 在提标幅度上,通知明确,全省城市低保标准平均提高5%以上,其中沈阳、大连、鞍山、锦州市提高4%以上,本溪、丹东、营口市提高5%以上,抚顺、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市提高7%以上。全省农村低保标准平均提高7%以上,其中沈阳、大连、

  • 武汉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830元和每月680元

    新华社武汉4月19日电(记者喻珮、谭元斌)武汉将继续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及时将受疫情影响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众,按规定纳入相应保障范围,或按规定发放临时性救助金。武汉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830元和每月680元。 这是武汉市副市长李强19日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消息。 李强说,今年1月到6月,暂缓开展现有低保对象年度核查工作,对新申请对象实行容缺审批。对疫情后外出务工、返岗复工、个体经营的低保及低收入对象,今年4月至6月不计算收入,7月至12月减半计算收入。 据介绍,从4月1日起,武汉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月830元和每月680元,同步提高

  • 北京提高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

    新华社北京4月17日电(记者 陈旭、林苗苗)记者从北京市医疗保障局获悉,北京市医保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本市职工生育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自5月1日起,调整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支付标准,进一步保障好参保职工生育的基本医疗需求。 据介绍,职工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用等,此次主要调整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包括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计划生育手术等项目。其中产前检查支付标准由原来的每人1400元提高到3000元;住院分娩顺产支付标准由3000元提高到5000元,剖宫产支付标准由4400元提高到5800元。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支付标准调整25项,如门诊人工流产手术项目支付标准由270元提高到7

  • 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1倍

    记者8日了解到,我国将阶段性加大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价格临时补贴力度。各地以现行联动机制测算的补贴标准为基础,阶段性提高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1倍。执行期限为2020年3月至6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4月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形势下,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加大保障力度十分紧要。各地要在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规定基础上,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纳入联动机制保障范围。执行期限为2020年3月至6月。 通知明确,对城乡低保对象、

  • 六部门:我国阶段性提高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1倍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记者 安蓓)记者8日了解到,我国将阶段性加大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价格临时补贴力度。各地以现行联动机制测算的补贴标准为基础,阶段性提高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1倍。执行期限为2020年3月至6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当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形势下,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加大保障力度十分紧要。各地要在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通知》规定基础上,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纳入联动机制保障范围。执行期限为2020年3月至6月

  •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北京市发布30项地方标准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020年3月25日,北京市发布30项地方标准。其中,首次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试运行基本条件》《养老机构心理咨询服务规范》等18项标准,修订12项标准;按照涉及领域分,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17项、农业标准6项、服务业标准3项、工程建设标准2项、公共安全2项。 提升垃圾运输、处理水平,发布《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等3项标准。《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标识、监控和密闭技术要求》修订了车箱结构与密闭要求、监控系统要求等,有利于解决车厢上盖盖不严、人为干扰造成运行车辆与监控平台失去联系等问题,提升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管理水平,保护首都城市环境

  • 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1倍,受惠人群超6700万!国务院对低收入群体加大保障力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部署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加大对困难群体相关补助政策力度。 会议提出,当前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加大保障力度十分紧要。会议要求,要从3到6月,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1倍,并将孤儿、符合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等纳入政策范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按照上述联动机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的食品价格单月同比涨幅达到6%,就可以启动价格临时补贴。 再提前下达一定规模专项债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

  • 三部门: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扩至全国 补贴标准适当提高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近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印发《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就《意见》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据介绍,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范围由部分省份扩大到全国,报废机具种类由原来的2种扩大到7种,同时适当提高了资金补贴标准。 针对《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持续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机械化支撑。 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 宁夏提高救助标准并“特事特办”避免因疫致困

    新华社银川2月25日电(记者 杨稳玺)针对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可能出现的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宁夏回族自治区近日及时提高困难救助标准,并出台临时救助“先行救助,后补齐手续”,帮助照料无人照料的困难老人、残疾人和困境儿童等一系列“特事特办”措施,以保障疫情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据自治区民政厅介绍,宁夏将城市特困供养基本生活费救助标准由不低于728元/月调整到不低于780元/月,农村特困供养基本生活费救助标准由不低于4940元/年调整到不低于5928元/年。在疫情防控期间上浮临时救助标准,按急难型困难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和个人分类分档救助,人均救助标准分别由不低于1120元、1680元和

  • 青海调整提高2020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为使全省城乡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助力全省脱贫攻坚,进一步做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经省政府第4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1月21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提高2020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决定提高2020年全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60元/月,从原580元/月提高到640元/月,增幅10.3%;农村低保标准提高500元/年,从原4300元/年提高到4800元/年,增幅11.6%。新标准从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这是我省连续第十二次调整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民政、财政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协调配合,确保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