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浙江发布《数字化改革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省级地方标准

    浙江发布《数字化改革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省级地方标准 每一条公共数据都有分类标签 近日,我省发布《数字化改革 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DB33/T 2351—2021)(下称《指南》)。这是我省针对公共数据分级分类发布的首个省级地方标准,将于8月5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实施。 《指南》的出台,有助于我省公共数据的进一步共享开放和增值利用,并对公共数据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公共数据是指由政务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在依法履职或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和管理的数据。这些海量的数据是重要的资源,但涉及领域庞杂,目前缺乏有效的分类,并存在一定的数据安全风险隐患。 《指南》根据公共数据具有的共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编码规范》国家标准答记者问

    2021年4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编制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编码规范》,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以国家标准(GB/T 40058-2021)(以下简称《标准》)公布。为便于各方面准确理解,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出台《标准》的背景和考虑是什么?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项目代码制度建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16〕18号)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投资项目统一代码制度,统一汇集审批、建设、监管等项目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推动信息公开,提高透明度”。《政府投资条例》(国务院令第

  • 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浙江试点收官

    数字改革标准化 标准工作数字化 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浙江试点收官 从4月16日召开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1年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上获悉,全国第一个省级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历时5年圆满收官。浙江省和国家标准委合力构筑了浙江标准新优势,浙江标准化事业正以“领跑者”的姿态引领方向,示范全国。2021年,省部合作将重点推进数字改革标准化和标准工作数字化。 终期评估报告显示,改革试点四大目标、5个方面的66项主要任务全面开展、圆满完成。浙江把标准强省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组合拳的重要一招,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标准化发展道路,成为展示中国标准化成果的一扇重要窗口。 在国家

  • 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浙江试点五年收官省部合力构筑标准新优势

    以“领跑者”姿态引领方向、示范全国 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浙江试点五年收官省部合力构筑标准新优势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张律 曹吉根)2015年,浙江被确定为首个开展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的省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浙江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标准化综合改革。到去年底,五年改革试点圆满收官,省部合力构筑了浙江标准新优势,浙江标准化事业正以“领跑者”的姿态引领方向,示范全国。 在这次改革试点中,浙江为全国标准化工作提供的经验,贡献的智慧让人瞩目。4月1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杭州召开2021年省部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对五年改革做了评估。会上,浙江省省

  • 柳州成为广西市场主体住所和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改革试点城市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近日,广西市场监管局批复同意柳州市作为广西开展市场主体住所和经营场所标准化登记改革试点城市,并列入2021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中一项重要改革指标进行落实。 2020年,柳州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瞄准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方向,对标国内一流,持续改革创新,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0.5个工作日,开办环节压缩到2个,开办成本压减至零,全年共减免企业开办各项费用超过600万元,各项指标走在了全国前列,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突破。通过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企业开办便利度持续提升,有效提高企业开办效能,有力对冲疫情影响,促

  • 四川: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 推动实现“拿地即可开工”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的通知》,提出将探索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积极构建工业项目公开透明的新型招商模式、全程监管的新型管理模式和节约集约的新型用地模式,推动实现“拿地即可开工”。 所谓工业用地“标准地”,就是土地出让时把每块建设用地的投资、建设、产出等标准给予明确。企业拿地前,就已知道该地块的使用要求和标准,建成投产后,相关部门按照既定标准与法定条件验收。“标准地”改革将有效解决工业项目长期以来“重前端引入、轻后端监管”的问题,促进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通知》,2021年6月底前,有条件的省级及以上

  • 行动方案公布,改革路线图明确:5年左右,基本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

    行动方案公布,改革路线图明确 5年左右,基本建成高标准市场体系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

  •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新华社北京1月31日电 题: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安蓓、刘文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31日公布,为指导今后5年我国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明确了行动指南。 为什么要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推动落地见效?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实施举措 问:“十四五”开局之年,出台实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 国防部:军官制度改革以战斗力标准牵引各项政策设计

    新华社北京1月28日电(记者 梅世雄、梅常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28日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详细介绍了新的军官制度。他表示,此次军官制度改革,把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贯穿始终,以战斗力标准牵引各项政策设计。 吴谦说,军人生来为战胜,能打胜仗是军官队伍的根本价值所在。此次军官制度改革,把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贯穿始终,以战斗力标准牵引各项政策设计,按照打仗要求硬化实化考核评价标准、晋升任用资格条件,紧扣打仗能力生成释放规划设计职业发展路径,着眼打赢未来战争优化完善晋升任用制度机制,围绕备战打仗需求系统安排军官教育培训。比如,以相对稳定的服役制度,保证军官有足够时间累积和释放

  • 北京将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 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记者 鲁畅、邰思聪)北京市市长陈吉宁23日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将高标准推进“两区”建设,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两区”即“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十三五”时期,北京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实施了403项新举措,服务贸易占全国1/5左右。 陈吉宁表示,今年,北京将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面落实“两区”251项开放改革举措,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服务体系。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最佳实践,探索实施供地、融资、人才、技术、数据等要素配置的突破性政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