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产标准探微

    摘要: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排斥标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技术指标与农耕社会传统生产保持一致,并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进行量产,那么这种文化产品就依然属于非遗项目类。因为无论是技术指标体系构成的生产标准,还是传统生产方式的量产都不是新鲜事物,其二者在传统社会中早已存在。此外,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生产标准进行传统美术的传统性生产并不会对其造成破坏,而是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传承不可或缺的环节。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生产标准应该具有地方性、民俗性、动态性、异质性及非强制性,相应标准的实施有利于发挥非遗项目以文化人的作用。相关标准的拟

  • 山西发布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舞蹈地方标准

    近日,全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左权小花戏》和全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左权民歌开花调》发布会在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举行。 左权民歌的历史源远流长,经历各朝各代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左权民歌扎根在左权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融化在左权人民勤劳善良的情怀里,是左权人民的精神之魂。晋中市市场监管局本着非遗保护真实性、完整性和传承性的原则,运用标准化的方式,基于非遗项目在现阶段的深刻研究和挖掘,就其核心特色和鲜明的特征以标准的形式加以提炼和固化,进行大胆、创造性尝试和探索,为深入开展“标准

  •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民歌开花调和左权小花戏地方标准发布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8月31日上午,全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左权民歌开花调》和全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类地方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左权小花戏》在山西省左权县正式发布。 左权民歌历史源远流长,早期的辽州民歌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历朝历代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抗战时期,大批党的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再次把古老的左权民歌激发出青春的活力,一首首宣传团结抗战的革命歌曲在左权大地上回响。左权民歌深深扎根在左权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融化在左权人民勤劳善良的情怀里,是左权人民的精神之魂。 左权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

  • 民政部关于发布《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的公告

    《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行业标准已经民政部批准,现予以发布。 该项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实施。 民 政 部 2012年7月1日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 MZ/T 033-2012 地名文化遗产鉴定 2012-07-01 2012-07-01

  • 成都城市考古遗址保护利用将按照世界级文化遗产标准

    本报讯 (记者 李雪艳)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昨日表示,江南馆遗址等一批城市考古遗址文物的保护利用,将按照世界级遗产标准,打造成为展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窗口,将有助于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成都城市考古和城市遗址保护利用与展示工作,助力“三城三都”建设。这是昨日记者从2019年城市考古发掘技术和遗址保护技术培训班上了解到的。 此次培训班是在成都一批城市考古遗址的发现、发掘与保护背景下,由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的重要培训项目。来自中国和意大利两国的文物保护专家将在5天时间内,对来自全国的50名

  • 山东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启动暨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会议现场 9月26日,“山东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启动暨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地名研究所、省民政厅、省地名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共计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省标准化研究院作为《山东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的标准编写单位,介绍了地方标准的编制思路及框架。参会地名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标准化工作在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与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工作实践和山东省实际特点对标准草案框架及现有内容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对下一阶段山东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由此形成的观念转变,地名正面临着亘古未有

  • 标准号:GB/T 25601-2010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中文标准名称: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英文标准名称:The sign of China cultural heritage 标准状态:现行 在线预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A16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01.080 发布日期2011-01-14 实施日期 2011-04-01 主管部门:国家文物局 归口单位: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备注:2011-04-01实施

  •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特殊产品赴台湾参展

    8月17日,浙江嘉兴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查看手工竹编产品竹篓的质量。近日,经嘉兴局检验检疫合格,一批赴我国台湾参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特殊产品顺利运抵基隆港,参加第十一届“台湾-浙江文化节”。该批产品主要包括手工竹编产品、福菱角挂件、麦秆画、古筝、宫灯、剪纸以及舞台用具等。 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出境竹木草制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的通知》规定,出口竹木制品必须来自注册登记的生产企业。此次出境的产品中虽有一部分为竹木草制品,但其用途特殊,且在我国台湾指定场所参展后即运回大陆,风险较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