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日本修改《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标准》(清凉饮料水的规格标准)

    2021年6月29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了《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标准》中有关清凉饮料水规格标准的修改单,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修改未进行杀菌或除菌的矿泉水的成分规格中的个别标准值,如下图: 2.修改和新设进行杀菌或除菌的矿泉水的成分规格中的个别标准值,如下: 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但对于新设的标准值自本通知发布日起有6个月的过渡期,对于修改的标准值自本通知发布日起6个月内仍可适用以往规定。

  • 日本发布《关于食品标示标准》的部分修改

    2020年11月30日,日本消费者厅发布消食表第454号通知,基于限制改革实施计划及成长战略跟踪这一制度,对于行政手续方面做出了简化申请材料等修改。 除了上述事项外,其他主要修改内容涉及《食品标示标准》中加工食品的强制标示事项及功能性标示食品的相关事项。具体修改内容详见新旧对照表。

  • 日本拟新增4种添加剂和拟新设规格标准

    2020年11月6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了《食品卫生法实施规则》和《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标准》的部分修改征求意见稿,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食品卫生法实施规则》中添加剂列表 拟新增亚硫酸氢铵水、几丁质-葡聚糖、DL-酒石酸二钾、乙烯咪唑共聚物4种对人身体健康无害的添加剂。 2.《食品、添加剂等的规格标准》中添加剂规格标准 拟新设亚硫酸氢铵水、几丁质-葡聚糖、DL-酒石酸二钾、乙烯咪唑共聚物的规格标准。

  • 鸡蛋被列中国人早餐必选项 食安标准升级对标日本

    疫情期间,中国人饮食结构的改变也成为热议话题。 不久前,中国疾控专家强烈建议, 出于增强国人免疫力的需要,“中国孩子早餐必须吃鸡蛋、牛奶”,此番言论引发了公众对“早餐吃鸡蛋”这一话题的强烈关注。此前中国人的早餐食谱颇为随性,专家将鸡蛋列为“国人早餐的必选项”,让“鸡蛋”一下子成为了近期的网络搜索热词——全民早餐吃鸡蛋似乎成为了一种“新食尚”。 问题随之而来,大家在热衷于讨论“早餐吃鸡蛋”的同时,作为食品,有一点似乎是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那就是——鸡蛋选择,国人究竟该选什么样的鸡蛋才更安全、更好吃、更有营养? 消费倒逼行业升级:对标日本的蛋品标准 数据显示,中

  • 纪正昆理事长会见日本标准协会主席揖斐敏夫一行

    2019年11月11日,日本标准协会主席揖斐敏夫一行应邀到访中国标准化协会,纪正昆理事长进行了会见。双方就标准化、质量管理以及认证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下一步合作意向达成了广泛共识。双方一致认为,两协会在其发展历程中有相似性及共同点,未来合作前景广阔,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深化合作。 会后,双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 高建忠秘书长和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冀晓东董事长等参与了会见。

  • CEN和CENELEC与日本开展合作

    今年5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参加了由欧盟委员会主办的主题为与日本开展监管合作的会议。

  • 日本政府拟大力扶持企业开发“可被海水分解的塑料” 抢先认证ISO

    人民网东京5月7日电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如今塑料垃圾严重污染了海洋环境,开发能够在海洋中分解的塑料备受关注。日本政府也对国内进行相关技术研究的企业推出扶持政策。 针对海洋污染问题,日本、德国以及意大利等国的化工企业正在着手研发的能够在海洋中溶解的“海洋环保塑料”备受瞩目。 这种技术的特点是能够利用海洋微生物产生的酵素,促使“海洋环保塑料”分解成以水和二氧化碳为主的元素。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透露消息,日本国内每年生产约1000万吨塑料,但其中能在海水中分解的塑料只占极少的比例。 因此,为了普及能够溶解在海水中的环保塑料,经济产业省拟出台政策扶持正在进行相关技术开发

  • 日本人提出向中国收取“二维码”使用费?中国有权说No!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在使用的“支付宝”将在2018年全面登陆日本。但随后即有声音指出,二维码功能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方拟重申二维码的专利收益权,欲向中国人每人收取1分钱。在巨大的市场使用量基础上,这将意味着不可估量的专利使用费。 “扫码支付”与高铁、共享单车和网购并列,一度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特别是手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使人们卸下钱包的包袱、不用再担心钱包丢失带来的麻烦,给大家生活带来的巨大的便利。 不论是手机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都依托于二维码。因此从某种角度说,无现金社会的便利与快捷,就是建立在二维码技术的基础上。 很多人可能都觉得二维

  • “日本制造”信誉将丧失?日媒:日本质检人才已现枯竭

    日媒称,日前,日本企业的篡改检测数据等丑闻频发,各企业正积极强化管理体制,需求将不断增加,但由于“团块世代”(1947~1949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退休等原因,质量管理人才出现枯竭。由于这是需要多年经验的领域,自主培育人才需要较长时间。质量管理人才的短缺有可能成为维持日本产品制造信誉的绊脚石。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2日报道,观察日本厚生劳动省1月30日发布的2017年12月有效招聘倍率数据(即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之比——本网注),质量管理专家普遍短缺的现状浮出水面。 报道称,据日本人才中介公司——Recruit Career公司的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12月,质量管理和保证领域的有经验

  • 广告“日本制造”信誉将丧失?日媒:质检人才出现枯竭

    2017年10月20日,在日本东京,日本神户制钢所(神钢)副社长梅原尚人(右)就其下属子公司篡改产品数据问题鞠躬致歉。 新华社记者马平摄 参考消息网5月6日报道 日媒称,日前,日本企业的篡改检测数据等丑闻频发,各企业正积极强化管理体制,需求将不断增加,但由于“团块世代”(1947~1949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退休等原因,质量管理人才出现枯竭。由于这是需要多年经验的领域,自主培育人才需要较长时间。质量管理人才的短缺有可能成为维持日本产品制造信誉的绊脚石。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2日报道,观察日本厚生劳动省1月30日发布的2017年12月有效招聘倍率数据(即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之比——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