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方便食品巨头角逐自热食品,行业标准化有待推进

    近期举行的方便食品大会透露的信息显示,方便面是为数不多的未受到疫情不利影响反得到助推的食品行业,但随着疫情防控的成熟,消费者可以走上街头,进入餐馆享用美食,方便面还会香吗? 事实上,对于统一、康师傅等老牌方便食品企业来说,方便面不再是单一赛道,除了高端食品外,都在投入自热食品的赛道。有机构研报认为,疫情加快了方便食品对消费者习惯的培育及渗透,有望在疫情后继续满足新兴消费群体更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实现更快发展。但自热食品的安全性、规范性,仍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讨论的主题。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沈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

  • 辣条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出台 500亿市场有待规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味面制品》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酝酿已久的辣条(调味面制品)国家标准进入“落地”准备阶段。 调味面制品即是消费者常见的辣条,据业界统计约有近500亿的产值规模。辣条是地方食药监部门抽检黑榜中的“常客”,经常存在抽检不合格的情况,而产品品类发展时间短、标准建设滞后,是造成产品安全风险高的关键。 据介绍,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16年11月提出调味面制品行业国家标准立项,由河南省口岸食品检验检测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机构牵头,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了辣条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制定。据参与专家透露,

  • 辣条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出台 500亿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6日讯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征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调味面制品》等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酝酿已久的辣条(调味面制品)国家标准进入“落地”准备阶段。 调味面制品即是消费者常见的辣条,据业界统计约有近500亿的产值规模。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从2014年年底至今,“吃包辣条冷静一下”之类的段子风靡网络,但作为一代网红食品的代表,辣条不仅是段子手的最爱,更是地方食药监部门抽检黑榜中的“常客”。 据《新京报》早些时候报道,2015年至2017年中旬,全国有15个省份共计131家辣条生产企业的1

  • 专家:富硒农业标准有待完善

    近日,2018年富硒功能农业发展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围绕富硒标准建设、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一致认为近几年来富硒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前景广阔,但产品标准仍有待完善。 农业部原副部长、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功能农产品委员会顾问刘坚在座谈会上表示,富硒农业的发展在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增加农业的收入、脱贫攻坚、健康中国、提高中国农产品的能力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专家同时表示,随着产业快速发展,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生产标准缺失、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都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障碍。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功能农产品委员会副会长陈文说,硒对健康有好处,但注意

  • 抽检黑榜辣条仍是常客500亿市场有待标准出台进一步规范

    1月10日,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抽检信息,其中3批次调味面制品(辣条)抽检不合格,涉及不合格内容为菌落总数超标。从2015年爆红网络至今,辣条产业虽然经历了由乱到治,但仍事抽检黑榜中的老面孔,有着至少500亿的辣条市场亟待标准出台,结束行业的混乱局面。 此次抽检不合格辣条为,许昌县利品食品批发部销售的标称河南省佳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风味虾(调味面制食品),菌落总数检出值为69000CFU/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10000CFU/g。许昌市保隆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武陟县世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豆瓣干(调味面制食品),菌落总数检出值为35000CFU/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10000CFU/g。

  • 抽检黑榜“辣条”仍是常客 500亿市场有待标准出台进一步规范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12日讯(记者 韩肖)1月10日,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抽检信息,其中3批次调味面制品(辣条)抽检不合格,涉及不合格内容为菌落总数超标。从2015年爆红网络至今,辣条产业虽然经历了由乱到治,但仍事抽检黑榜中的老面孔,有着至少500亿的辣条市场亟待标准出台,结束行业的混乱局面。 此次抽检不合格辣条为,许昌县利品食品批发部销售的标称河南省佳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风味虾(调味面制食品),菌落总数检出值为69000CFU/g,标准规定为不大于10000CFU/g。许昌市保隆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武陟县世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豆瓣干(调味面制食品),菌落总数

  •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有待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汉语网络文学诞生以来,网络上的创作与评论如影随形,成为影响网络写作、网民阅读、作品判断、读写互动的有生力量。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介入网络文学理论批评学术活动中,关注的问题由基础性问题向深度化、专业化、精细化转变。理论批评的选点探索到网络类型文学、女性文学等领域,研究面发散到与之相关的影视、版权、网站等领域,同时对自媒体文学以及数字艺术、数码艺术等也多有涉猎,极大丰富了网络文学批评内容。尽管网络文学发展时间不长,对其理论批评研究刚刚起步,但依然有许多理论批评研究者、作家对评价标准进行了积极探索。尽管他们的立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