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日本福岛县发布2017年度放射性物质检查结果

    4月9日,日本福岛县发布2017年度农林水产品中放射性物质的监控检查结果。水产品连续3年低于食品卫生法规定的标准值(100Bq/1kg),种植和管理的蔬菜、水果连续5年低于标准值。2017年福岛县对本县内的19545个农林水产品进行了调查,水产品中,调查了8496个水产品,均未超标。福岛县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洋中的放射性铯减少了,水产品在不断繁殖。2230个蔬菜和631个水果均未超标。1个栗子超标,但没有经过减少放射性物质培育控制等的措施。生产商已于2012年10月停止销售,并未在市场上流通。考虑生产商未来销售,福岛县将增加栗子为检查对象。另一方面,超标的野生河鱼和野菜等共计10个,占总数的0.05%

  • 美国更新有机法规中“国家允许和禁止物质清单”

    2018年4月4日,美国联邦公报消息,美国农业部市场服务局发布2018-06867文件,发布更新的有机法规中“国家允许和禁止物质清单”,对17种合成或非合成物质进行了更新,包括臭氧气体等允许用于有机作物生产的合成物质、氯化钙等禁止用于有机作物生产的非合成物质、卡拉胶等非农(非有机)物质在加工产品中或加工产品上允许标记为“有机”或“用有机物质(特定成分或食品类别)”以及β-胡萝卜素提取物等非有机生产的农产品可作为标记为“有机”的加工产品中或其上的成分。新规定于2018年5月29日生效。

  • 首个纺织品限用物质清单标准发布

    日前,我国首个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标准T/CNTAC 8-2018《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是国际上第一个以团体标准形式推出的有关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的技术性文件。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曾于2005年开始实施国家强制标准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这一标准在助力我国纺织业苦练内功、顺利跨越越筑越高的绿色贸易壁垒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强制标准中对有害物质的管控只涉及禁用偶氮染料、甲醛含量等少数项目,已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 据业内专家介绍,2016年,中

  • 国内首个纺织品限用物质清单标准发布实施

    日前,我国首个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标准T/CNTAC 8-2018《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该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是国际上第一个以团体标准形式推出的有关纺织产品限用物质清单的技术性文件。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曾于2005年开始实施国家强制标准GB 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这一标准在助力我国纺织业苦练内功、顺利跨越越筑越高的绿色贸易壁垒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强制标准中对有害物质的管控只涉及禁用偶氮染料、甲醛含量等少数项目,已无法满足行业的发展需要和市场需求。 据业内专家介绍,2016年,中

  • 挥发性物质超标 江苏退运7400余个进口“问题奶嘴”

    记者2日从江苏检验检疫局获悉,近期江苏江阴口岸退运了7418个安全卫生指标不合格的进口奶嘴。 2017年底,某商贸有限公司从江苏江阴口岸进口1批韩国硅胶奶嘴及奶瓶,包括250ml、150ml奶瓶奶嘴套装,及奶嘴替换套装等规格。检验检疫部门抽样检测发现,该批奶瓶自带的硅胶奶嘴及单独包装的硅胶奶嘴挥发性物质质量分数均超标,超过了0.5%的国家标准限值,达到0.65%以上。 据介绍,如果硅胶奶嘴挥发性物质超过限值,在使用中有害物质易于溶出,有可能对婴幼儿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江苏检验检疫部门依法对该批货物出具了《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要求收货人对不合格商品进行销毁或退运。目前,共计7418个不

  • 日本拟限制部分物质在纺织品中的使用

    日前,笔者从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获悉,为了降低和防止化学物质的潜在危害,日本拟修订“化学物质评估及其生产规定法案执行令”的通报,修订工作主要由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厚生劳动省(MHLW)以及环境省(MOE)负责。 据了解,此次拟修订主要针对以下化学物质:短链氯化石蜡(链长在C10到C13之间、氯含量大于48%的直链氯化烃)(SCCPs)、十溴二苯醚(DecaBDE0)、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盐。若此次修订生效,对纺织产品将带来以下影响: 一是含有短链氯化石蜡(链长在C10到C13之间、氯含量大于48%的直链氯化烃)的纺织品阻燃处理用化学品以及皮革加脂剂将被禁止进口到日本; 二是含有十溴二苯醚的

  • 国家海洋局:“桑吉号”沉船周边石油类物质浓度均符合第一类标准

    人民网北京1月27日电 国家海洋局官方网站27日继续发布对东海海域油轮碰撞事故应对工作进展。 1月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国家海洋局船舶继续在现场开展监视监测。27日8时,在沉船点东南1公里处发现长、宽均约2400米的银白色油膜。 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国家海洋局工作人员在沉船点周边海域继续开展现场监测,共采集了17个站位的水样。监测结果显示:海水中石油类物质浓度均符合第一类标准。 国家海洋局表示,将持续在现场开展监视监测,及时掌握溢油分布、漂移扩散状况,做好事发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影响评估工作,及时公布相关信息。 (责编:冯人綦、崔东)

  • 欧盟修订冷冻肉串中磷酸盐类物质的使用条件

    欧盟官方公报2018年1月18日消息,1月17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法规(EU) 2018/74,对欧盟议会和理事会 (EC) No 1333/2008 附件II中冷冻肉串中磷酸-磷酸盐-二,三和多聚磷酸盐(Phosphoric acid — phosphates — di-, tri- and polyphosphates)使用条件进行修改,允许在用早餐香肠或芬兰灰盐腌圣诞火腿等制成的冷冻肉串中使用磷酸-磷酸盐-二,三和多聚磷酸盐(E 338-452),最大使用限量为5000mg/kg,该法规自官方公报发布后20日生效。

  • 欧盟REACH法规附录XVII新增D4和D5物质

    2018年1月11日,欧盟公报(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公布欧盟委员会(EU)2018/35号修订案,正式对(EC)No 1907/2006(即REACH法规)附录XVII进行修订-新增第70项限制物质,规定水洗化妆品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的含量须小于0.1%。该法规将于法规发布后20天,即1月31日起生效。

  • 江苏省计量院研制标准物质助力执法用酒检仪的量值传递

    日前,由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承担的江苏省质监局科技计划项目《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检定用气体标准物质的开发研究》通过了验收。 本课题研制开发的产品以气体标准物质的形式推向市场,用气瓶进行包装,直接以乙醇的含量进行量值传递和溯源,能够解决本地区执法用酒检仪的量值传递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其次在研制过程中,对包装容器材质的选择和预处理流程,它既满足了标准物质的稳定性需求,又达到很好的经济合理性。本课题研制的标准物质以氮气、氧气按人体呼出气体比例合成,优于单纯的氮气,降低了酒检仪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综合不确定度超过预期要求。运用气相色谱仪的FID的检测方法,通过色谱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