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实施自贸协定

    “一带一路”实施三年多来,推动贸易畅通、深化经贸合作成效显著。在今天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介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投资表现亮眼,已经与沿线11个国家实施自贸协定,贸易总额达20万亿人民币。 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20万亿元人民币,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期,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老挝铁路等已经开工;中俄、中哈、中缅等油气管道项目建设或运营有序推进。我国企业先后在20个沿线国家建设了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超过11亿美元的税收和1

  • 中国与蒙古启动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

    5月12日,在蒙古总理额尔登巴特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与蒙古对外关系部部长蒙赫奥尔吉勒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蒙古国对外关系部关于启动中国—蒙古自由贸易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的谅解备忘录》,宣布启动自贸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正式开启双边自贸区建设进程。双方同意成立工作组,制定研究准则及工作计划,聚焦双方具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开展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形成报告并提出政策建议。 近年来中蒙两国经贸合作成果显著,2016年,中蒙双边贸易额达到46.1亿美元,中方对蒙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4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来源地。

  • 以促进企业产品出口为己任北京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自贸区原产地优惠政策效能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倡议的推动下,自贸区战略地位凸显并不断开花结果。北京检验检疫局把握机遇,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深入落实“自贸区”战略,按照质检总局原产地证签证新要求,以促进企业产品出口为己任,把握签证难点、深掘签证潜力,拓展签证范围,充分发挥了自贸区原产地优惠政策效能,取得较好成绩。 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北京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原产地证签证份数10874份,同比增长23.84%;签证金额60146万美元,同比增长6%;为企业减免国外进口关税约2308万美元,同比增长约6%。同时,该局区域性优惠原产地

  • 中国—新加坡自贸区第三轮升级谈判在京举行

    2017年6月15-16日,中国—新加坡自贸区第三轮升级谈判在京举行。期间,双方就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以及与服务、投资有关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交通、环境、人力资源、经济合作、环境、竞争等内容进行了讨论。通关司派员参加了原产地规则工作组的磋商。 中新自贸协定于2008年签署,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有力推动了双方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2015年1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总统府会见新加坡总统陈庆炎。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将中新关系定位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并启动中新自由贸易协定升级谈判。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