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国际电工委员会解读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

    3月11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向全球发布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IEC 61108-5),北斗国际标准工作取得重大成果。3月17日,IEC在其官方社交媒体发文,权威解读该北斗标准。 IEC指出,此次发布的北斗标准规定了北斗船载接收设备的最低性能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将为海事设备制造商设计、生产和检测含有北斗的产品提供依据。同时,IEC强调,该文件可与海上无线电通信与导航终端设备技术委员会(即第80委员会)制订的其它船载设备检测标准共同使用,特别是GPS、Galileo、GLONASS终端检测标准。 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等国家标准及行

  • 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2020年3月11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首个北斗船载接收设备检测国际标准(IEC 61108-5),对于推动北斗全面进入船载综合导航系统、自动识别系统、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应急示位标、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等相关IEC标准,持续推进北斗在国际海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7年以来,在国标委、工信部电子信息司、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等国家标准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组织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等单位,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具体实施,联合国内优势单位,推动IEC成立该标准国际项目组,主导标准制定,历时近三年时间,现在向全球正式发布

  • 标准号:GB/T 20068-2017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

    中文标准名称: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 英文标准名称: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hipborn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标准状态:即将实施 该推荐性标准采用了ISO、IEC等国际国外组织的标准,由于涉及版权保护问题,本系统暂不提供在线阅读服务。如需正式标准出版物,请联系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0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60.01 发布日期2017-10-14 实施日期 2018-05-01 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 归口单位:交通运输部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备注:

  • 标准号:GB/T 10102-1988 造船 船载驳系列3 通风系统 主要配合尺寸

    中文标准名称:造船 船载驳系列3 通风系统 主要配合尺寸 英文标准名称:Shipbuilding--Shipborne barges, series 3--Ventilation system--Principal mating dimensions 标准状态:现行 该推荐性标准采用了ISO、IEC等国际国外组织的标准,由于涉及版权保护问题,本系统暂不提供在线阅读服务。如需正式标准出版物,请联系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U24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7.020.90 发布日期1988-12-10 实施日期 1989-10-01 主管部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归口单位:全国船舶舾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备注

  • 标准号:GB/T 20068-2006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

    中文标准名称: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技术要求 英文标准名称: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hipborn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标准状态:现行 在线预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M30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33.060.01 发布日期2006-01-10 实施日期 2006-06-01 主管部门:交通运输部 归口单位:交通运输部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备注: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