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补标准缺口,步态识别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启动编制

    1月11日,记者从步态识别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银河水滴获悉,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授权银河水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联合起草制定步态识别领域首个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步态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因行业内尚无相关的国际标准,该标准在国内实践后,有望具有转化为国际标准的可行性。 近年来,步态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此同时,尽管步态识别提取的生物特征主要是静态的身体轮廓以及动态的运动姿态,利用这些特征进行综合的身份识别,并不针对某一特征进行清晰度很高的提取和比对,随着人工智能领域数据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各细分领域

  • 步态识别领域首个国家标准起草制定

    1月11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授权银河水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联合起草制定步态识别领域首个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步态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因尚无相关的国际标准,这一标准在国内实践后,具有转化为国际标准的可行性。 近年来,步态识别技术发展和应用取得长足发展,技术的可靠性一直在增加,越来越受到众多用户特别是公共安全领域用户的认可。 “该国家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和标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为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银河水滴创始人兼CEO黄永祯表示,将以此为契机逐渐建立步态识别标准体系,为我国开展步态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 新研究提出识别可信任AI的标准化方法

    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和德国贝塔斯曼公司的一项新研究展示了如何将人工智能(AI)的道德原则用于实践。这项名为“从原则到实践——操作性AI道德的跨学科框架”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标准化方法,帮助消费者识别AI产品或服务的可信任水平。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全国信标委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37)换届大会暨二届一次(2019年)全会在京召开

    2019年11月20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分委会”)换届大会暨二届一次(2019年)全会在北京召开。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杨建军副院长,分委会副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吴国纲处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于斌处长出席会议。会议由分委会秘书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物联网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文峰主持。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告,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届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SC37)由59名委员组成,秘书处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担。 会上,杨建军主任委员总结了第一届

  • 支付宝将牵头制定生物识别国际标准 实现零的突破

    中新社北京1月11日电 (夏宾)记者获悉,日前,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挪威约维克召开的会议上,由支付宝牵头制定国际标准的提议,获得包括美英日韩在内的23国代表投票支持。这一编号为ISO/IEC27553《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身份认证安全要求》的标准,将是基于生物识别的身份认证领域首个ISO国际标准。 蚂蚁金服标准化资深专家落红卫介绍称,支付宝自2017年4月正式开展ISO基于生物识别的身份认证标准研究课题项目。一年多来,凭借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探索,其与多个国家的代表和专家进行沟通,解决他们的疑惑,争取他们的支持。 最终,在信息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会议相关投票表决中,共23个国家投

  • 何召锋:把虹膜识别做大做强是我始终不渝的心愿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陈梦瑶)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类物理与虚拟活动空间的不断扩大,人员的交往和流动日渐频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关注热点。身份识别是整个安防体系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为其他安全技术提供权限管理的依据。众所周知,利用钥匙、身份证、密码和口令等身份识别技术来鉴定身份,一旦丢失或被窃取,身份识别就会失败甚至被滥用。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生物特征识别作为一种新颖的身份识别方法应运而生,而虹膜识别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来自山东农村的何召锋骨子里透露着一股山东人的韧劲和冲劲。大二便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生研究计划”的他对信号

  • 虹膜识别技术迎来新机遇 多行业解决方案实现落地

    央广网科技6月26日消息 “虹膜识别是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可靠性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在国家安全的需求层面,还是在行业级的应用需求层面,虹膜识别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日前在中科虹霸2018产品发布会上表示。 作为中科虹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的谭铁牛院士发表了《虹膜识别的自主创新之路》主题演讲。20年前,谭铁牛放弃英国雷丁大学终身教职,回国组建虹膜识别团队,从虹膜的采集、识别、活体检测等方面逐一攻克技术难关,突破了国际上的虹膜识别技术垄断,从被动转为主动,实现了国内虹膜识别从无到有、从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跨越式发展。 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只有真正实现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主办全国信标委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2018年全会

    2018年11月6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分委会”)2018年全会在北京召开。分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赵波院长,分委会秘书长、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吴国纲调研员,分委会副主任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张加会总工程师出席会议。 会上,赵波院长肯定了分委会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就,并指出,分委会从2013年26家委员单位反战到55家,标准研究团队不断壮大。2019年将成立新一届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编制新版《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化白皮书》、推进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建设。希望分委会秘书处认真做好换届筹备各项工作,

  • 2018年NQI专项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启动会召开

    2018年9月13日-14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8年NQI专项“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关键技术标准研究”项目启动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科技和财务司徐成华处长、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秦媛处长、NQI项目总体专家组标准领域专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汤万金副院长、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杨建军副院长等相关领导参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深圳华大法医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项目组成员单位参加会议。 杨建军副院长致辞指出,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已成为当前各行业解决信息资源安全保障、电子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