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国家知识产权局:力争到2025年,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知识产权鉴定标准体系

    记者今天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该局印发的《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鉴定工作管理机制,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知识产权鉴定标准体系,知识产权鉴定机构规模合理、技术领域覆盖面广、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知识产权鉴定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 浅析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2014年1月1日,《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损伤鉴定标准)正式颁布实施。该标准经过长期实践,几经论证最终出台,逐渐解决长期以来因鉴定标准不统一、不完善带来的一系列定案不准的问题。 一、既往损伤鉴定标准不完善带来鉴定混乱 新中国成立以后,如何建立一个可行的司法体制尚在摸索阶段,制定人体损伤标准更是无从谈起。直至上世纪80年代,根据当时刑法八十五条之规定,国家制定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试行),经3年试行后,于1990年7月正式使用,即《人体重伤鉴定标准》(司发[1990]070号),同年发布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法[1990]6号)。1991年7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

  • 山东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启动暨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会议现场 9月26日,“山东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启动暨研讨会”在济南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地名研究所、省民政厅、省地名研究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共计2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上,省标准化研究院作为《山东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的标准编写单位,介绍了地方标准的编制思路及框架。参会地名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标准化工作在地名文化遗产鉴定与保护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工作实践和山东省实际特点对标准草案框架及现有内容展开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对下一阶段山东省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由此形成的观念转变,地名正面临着亘古未有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