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普通文章模块搜索页
条件筛选
  • 全国首个ISO中医药国际标准落地广州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日前,国际标准“ISO22256:2020中医药—辐照中药光释光检测法”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英文版形式颁布,该标准由广州市药品检验所主持制定,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中第一个ISO中医药国际标准。 据介绍,钴60辐照本是一项杀灭微生物、保障使用安全的灭菌技术,部分中药生产企业为了使微生物限度指标达标,跳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把辐照当作最终的“过关方法”,给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带来隐患。从2010年开始,广州市药品检验所展开科研攻关,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科研项目,研究建立了可以鉴别中药是否经过辐照的光释光检测法。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国际推广,为后续辐照中

  • 全国首个检验检测机构告知承诺标准正式发布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2月2日,我国首个检验检测机构告知承诺标准《检验检测机构履行告知承诺内部核查指南》(T/CAQI 176-2021T/JMA 0002-2021)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按照《关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进一步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企业活力的通知》(国办发〔2020〕29 号)以及《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改革工作的意见》(国市监检测〔2019〕206 号)部署要求,2021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告知承诺制。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市场监管总局的统一部署,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主动参与,组织江西省计量协会、江西省认证认可协会以及多名专家参与此次告知承诺标准起草工作,该标准由来自

  • 全球首个高通量霉菌毒素检测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发布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首席苏晓鸥研究员主持制定的农业行业标准《饲料中37种霉菌毒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NY/T 3803-2020)于2020年11月12日农业农村部第357号公告发布,2021年4月1日起实施。 饲料及农产品中霉菌毒素污染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给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带来严重挑战。霉菌毒素由于种类多、结构差异大、样品基质复杂等原因,多类毒素高通量检测一直是瓶颈难题。目前,检测标准和文献报道方法多为单一或单类霉菌毒素的检测。“饲料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创新团队着眼饲料中多种霉菌毒素同时污染的现实问题,从基础理论入手,

  • 补标准缺口,步态识别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启动编制

    1月11日,记者从步态识别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银河水滴获悉,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授权银河水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联合起草制定步态识别领域首个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步态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因行业内尚无相关的国际标准,该标准在国内实践后,有望具有转化为国际标准的可行性。 近年来,步态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此同时,尽管步态识别提取的生物特征主要是静态的身体轮廓以及动态的运动姿态,利用这些特征进行综合的身份识别,并不针对某一特征进行清晰度很高的提取和比对,随着人工智能领域数据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各细分领域

  • 全国首个《商业街分类指导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近日,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正式发布全国首个《商业街分类指导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商业街标准)。 全国著名商业街专家、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徽表示,商业街是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消费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是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闪亮名片,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商业街标准历时一年编制,全文约两万字,规定了商业街、步行街的定义,将商业街划分为综合型、专业型等六大类别,建立了空间规划、公共卫生、经营业态、消费环境、运营管理等十大指标体系。在常规要素的基础上,着重增加了促进商旅文融合、改造提升方法、打造智慧商街、发展夜间经济、扶持首

  • 步态识别领域首个国家标准起草制定

    1月11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授权银河水滴、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等联合起草制定步态识别领域首个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步态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因尚无相关的国际标准,这一标准在国内实践后,具有转化为国际标准的可行性。 近年来,步态识别技术发展和应用取得长足发展,技术的可靠性一直在增加,越来越受到众多用户特别是公共安全领域用户的认可。 “该国家标准的制定将进一步落实相关法律和标准对个人信息保护的要求,为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有效保障。”银河水滴创始人兼CEO黄永祯表示,将以此为契机逐渐建立步态识别标准体系,为我国开展步态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 全国首个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团体标准实施

    1月1日起,《基于人工智能语音交互的养老服务平台要求》(以下简称《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实施。 《要求》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百度公益基金会制定。 据介绍,目前我国各类智慧养老服务产品和系统接口通信、数据格式等标准各不相同,不同产品与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要求》从平台基本要求、智能语音交互技术要求、服务内容要求、服务供应商准入要求、数据安全要求层面解决了这一难题。 智能化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很多老年人因为不会或不敢使用智能设备

  • 首个“绿氢”标准出台,弥补制氢环节“碳足迹”核查空白

    氢能产业目前处于“从无到有”的商业化初期阶段,而实现“从有到优”则需要进一步从产业用氢源头上对制氢工艺路线进行界定,更加凸显氢能的绿色环保属性。 近日,由中国氢能联盟牵头制定的《低碳氢、清洁氢与可再生能源氢的标准与评价》正式发布实施,首次通过标准形式对氢的碳排放进行量化。

  • 全球首个轮式儿童乘用车国际标准发布

    日前,婴幼儿用品安全领域重要的国际标准《轮式儿童乘用车——坐式推车与卧式推车要求与测试方法》(ISO 31110:2020),经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正式发布。广州海关技术中心作为“轮式儿童乘用车化学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标准中重要的化学安全部分。 该标准制定期间,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先后多次牵头,组织11个国家和地区的24名专家认真研读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儿童推车相关产品标准,并对推车材料进行风险分析和验证实验,通过综合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了儿童推车标准化学部分的要求。 这一标准在国际上发布使用,为各国儿童推车的检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性标准依据,有助于减少各国之间儿童推车

  • 贵州发布国内首个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1月7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0年12月22日,贵州正式发布9项有关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的省级地方标准,这也是全国首次发布的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 这些标准既有指导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工作的,如基本服务设施建设指南、服务评价与改进规范等。也有支撑安置社区“六个一”服务工程的4个服务规范和1个培训规范,如《安置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规范》《安置社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服务规范》《安置社区家政服务员培训技术规范》《安置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与管理规范》。 其中,《安置社区服务中心服务规范》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特点对“设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