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40年代史学著述的评判标准问题
内容提要: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教育部发起了学术作品的评奖活动,参评者既有功成名就的专家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学人,审查专家也多为深孚众望的学界权威。以史学而言,获奖的著述多有独立体系和特殊创建,也有些作品在评审过程中争议颇多。以《(鲒埼亭集〉谢三宾考》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例,评审专家为金毓黻、钱穆、吴稚晖、柳诒徵,在获奖等次的评定中即出现了较大分歧,其审查意见也各有侧重、别具深意。可以说,获奖作品的评定,除了独创性、发明性等规章要求之外,还与评审人的个人脾性、学术品味、治学趋向与学术权威性有关,在史学评奖的背后,更折射出了时代变局与治史趋向的互动
-
网络文学评价标准有待形成
20世纪90年代初汉语网络文学诞生以来,网络上的创作与评论如影随形,成为影响网络写作、网民阅读、作品判断、读写互动的有生力量。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介入网络文学理论批评学术活动中,关注的问题由基础性问题向深度化、专业化、精细化转变。理论批评的选点探索到网络类型文学、女性文学等领域,研究面发散到与之相关的影视、版权、网站等领域,同时对自媒体文学以及数字艺术、数码艺术等也多有涉猎,极大丰富了网络文学批评内容。尽管网络文学发展时间不长,对其理论批评研究刚刚起步,但依然有许多理论批评研究者、作家对评价标准进行了积极探索。尽管他们的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