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在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有一群安徽纤检人在这里执着坚守。 平沙莽莽,寒风冽冽。在公检现场,安徽纤检人任凭寒风如刀,却心如磐石。为了守护棉花质量,他们默默地做着这漫漫西域路上的“护花使者”。 800次的坚守 崔海峰是安徽淮北市纤检所一名检验人员,在现场负责测试棉花回潮率,每天他都需要测试20批次左右的棉包,按照每批随机抽取10%棉包进行测试的要求,他需要将仪器插入坚实的棉包近800次。这样看似简单的一个动作,如果没有足够的力气和娴熟的技术其实很难完成。而这每天800次的重复也就是800次的坚守,正是800次的坚守才有了准确的检验结果,才有了纤检监管的...查看详情>>
经过一年的调研分析和测算,近日,上海市普陀区发布2016普陀质量发展指数为89.94,比2015年的88.40提高1.54,这也是上海首个地方性质量发展指数第二次发布,表明普陀区整体质量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普陀质量发展指数通过设置不同指标的权重,突出各指标项目在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4个二级指标中,质量发展措施权重最大,为32.02%,包括产品安全监管措施、工程质量监管措施、诚信体系建设和消费者投诉解决情况4个方面,2016测算结果为89.19,比2015提高1.93。其中诚信体系建设提高最为显著,比2015提高3.26,这得益于普陀区完善诚信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服务业诚信建设,扩大质量信用应用范围等一...查看详情>>
广西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政策、信息、人才和技术优势,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生态型产品的申报、调研、品牌管理、诚信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等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将广西良好的生态优势、农产品特色优势转化为农业增产增收和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日前,广西合山市生态大米、生态富硒大米,柳州市柳城蜜橘、柳城酸笋和柳城伏虎茶叶等5个产品获质检总局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资质,也推动了广西合山市、柳城县生态原产地示范区建设。截至目前,广西获生态原产地保护的产品已达35个,涉及制造业、养殖业、种植业和手工业等多个产业。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将广西良好的生态优势、农产品...查看详情>>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占全国五成,进出境交通工具占全国七成,通关压力大、防疫任务重。如何在大客流、大车流面前实现大创新、大突破?如何应用电子信息技术规范业务运作、推动业务发展、引导业务变革、创新业务模式?近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主动作为,以一整套着眼长远的布局,谋划和建设智慧卫生检疫的未来。 “顶层设计”搭建新平台 “深圳检验检疫局的智慧卫生检疫系统在业务运行、便捷通关、智慧体验方面效果显著,应整合到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2018年1月1日将在全国上线使用。”今年9月在质检总局第三次通关便利化工作会议上,质检总局领导对卫生检疫信息化事业发展提出了要求,“...查看详情>>
近日,山西省政府公开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把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经营者及其责任人拉入“黑名单”,并按规定接受相应的处理。 《办法》所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黑名单”,是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责,按照规定程序,对严重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经营者及其责任人,设立并向社会公示的不良行为记录。山西省行政区域内违反有关农业法律法规规定,从事食用农产品生产(含屠宰加工)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纳入《办法》管理。 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即列入“黑名单”:在食用农产...查看详情>>
岁终年末,寒冬已至。世界各地群众都喜欢用灯火把家园装点得璀璨夺目,用节日的欢快气氛驱赶冷冽的风雪。不论是圣诞节,还是其他节日,每一串灯光闪烁的节日灯,都在传播着一份别样的温馨。 其实,早在圣诞节来临之前,浙江台州生产的数亿套节日灯产品早已漂洋过海,提前摆放在异国的各大卖场供人们选购。多年来,浙江台州检验检疫局引导、扶持当地节日灯生产企业走“安全、节能、创新”之路,不断提升节日灯产品质量水平,让台州产节日灯装点全球各地的节日,绽放最为璀璨的光芒。 安全——无处不在 节日灯作为大众消费品,产品质量直接涉及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其质量安全问题十分敏感,从原材料进厂、...查看详情>>
近日,衡水艺林园工艺品有限公司出口至澳大利亚的一批内画圣诞球,在衡水检验检疫局的指导下,顺利办理了中澳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凭借该份证书,企业可享受1150美元的进口国关税减免。 内画艺术是衡水市的传统民间工艺,距今已有百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衡水辖区工艺品企业将这一传统技艺融入圣诞饰品生产中,创造出的内画圣诞球等饰品远销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欧盟地区。随着圣诞节的到来,内画圣诞饰品的出口也进入了旺季。针对这一新兴产品,衡水局创新原产地签证服务举措,全面推行“四零”服务,充分发挥优惠原产地政策效能,助力“衡水元素”闪...查看详情>>
日前,记者从浙江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1-11月,该局邮路口岸截获各类禁止进境物4142批,同比增长7.17%;检出有害生物524次,同比增长76.43%,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8种26次,同比增长420%。浙江邮路口岸的禁止进境物截获量在全国检验检疫邮路口岸排名第一,有害生物检出量全国排名第三,通过强化监管、持续检出,有力保障了国门生物安全,促进了邮政物流经济健康发展。 浙江局下辖杭州、温州和义乌3个邮路口岸,今年前11个月共检疫监管进境邮件386.5万件,同比减少2.05%。在进境邮件数量相对减少的情况下,禁止进境物截获量反而上升,这背后离不开检验检疫人员的辛勤付出和浙江局进一步加强邮寄物检疫监管...查看详情>>
日前,由我国训练培育的2只检疫犬经过一系列恢复性训练,在古巴首都哈瓦那正式上岗,开创了古巴应用检疫犬开展进境动植物检疫的先河。 据悉,这两只检疫犬在北京检验检疫局检疫犬基地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训练,抵达古巴后,又进行了两个半月的隔离检疫和两周的恢复性训练,并于第一天实地训练时,成功从旅客行李中查获肉干、鱼干、香肠、牛肉、奶酪、柠檬等多种动植物产品。 据了解,按照中古合作方案要求,受质检总局委派,北京局完成国内训练任务后,又派出两名检疫犬应用与管理专家于12月2日至31日赴古巴对2名古方训导员和2只检疫犬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咨询支持服务。期间,向古方内务部...查看详情>>
标准是质量技术基础的核心要素,是质量提升的“牛鼻子”。宁波检验检疫局作为当地进出口产品质量的主管部门,以“标准+品牌”建设加快助力地方制造业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不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为“质优宁波”建设提供源源动力。 打造区域品牌 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是推动质量提升的有利抓手。 为服务示范区企业发展,宁波局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一方面利用“技贸公开课”平台,聚焦国内外有关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邀请相关专家授课指导,并联合服务平台、龙头企业共同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小组,合作梳理研究国内相关标准,释放龙头企业的标杆效应,推动行业标...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