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全国应急产业发展推进交流会在成都召开,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来自国内应急管理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国家应急产业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急领域重点企业及科研单位,以及四川省属有关部门、市(州)等有关领导共7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汤万金副院长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会上,汤万金副院长以《标准化改革新形势下的应急产业标准化工作思考》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应急产业具有覆盖面广、技术性强、产业链长、跨行业、跨领域等特点,标准化是...查看详情>>
2017年11月21日,科技日报刊登了报道“防蓝光眼镜不是‘护身符’”。该报道中,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与安全防护实验室主任蔡建奇详解了蓝光防护的错误防护波段和错误防护造成的危害两大误区。 蔡建奇说,研究表明我们的眼睛对于400—440纳米波段的蓝光最不耐受,因此现在的厂商在生产防蓝光眼镜时以阻隔这个波段的蓝光为主。但是我们现在经常接触的电子产品,其产生的蓝光波段却在450纳米到490纳米之间,而防蓝光眼镜在这个波段几乎没有防护。 “在400—440纳米波段,防蓝光眼镜阻隔率达到20%—30%就足够了。”蔡建奇说,现在市面上防蓝光眼镜的阻断率基本达到了80%—90%。但该防护的波段没防,高...查看详情>>
2017年11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实验室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了博物馆健康照明人因实验。此次实验首次将评价照明产品健康舒适度的人因实验应用在博物馆照明产品上,被试人群年龄分布从6岁到50岁,测试了国博一楼主展厅照明对于人眼视觉系统的生理影响。 该实验通过视觉实验室研发的视觉健康评价模型,对照明产品提出客观量化人眼健康舒适度的评价指标,并将产品物理参数-人体生理功能参数互为映射,能够有效指导照明场所选择符合光源配比模型的照明产品。 该实验作为博物馆照明团体标准的技术支撑,将有力提升照明产品步入“以人为本”的智能化的核心竞争力,引导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升级...查看详情>>
11月16日,河南省环保厅对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的河南省地方标准《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在郑州市组织召开了论证会。 会议听取了标准编制组关于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及标准主要技术内容的汇报。与会人员和专家认为,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符合标准编制相关要求,污染物排放控制因子和标准限值确定合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标准的修改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该标准的制定对强化河南省铝工业污染控制、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省正处在大气污染防治和水污染防治的关键阶段,参会人员建议标准尽快报批实施,助力环境攻坚战。...查看详情>>
厦门局通过业务督察加强不合格检出管理,提升推动业务工作质量提升。一是组织不合格检出专题培训。针对不合格检出4项工作标准及有关工作要求,业务督察部门对11个分支机构、200多名业务骨干组织了5场培训,提高了业务人员对不合格检出工作管理能力和执行水平。二是开展不合格检出工作质量大排查。对各分支机构不合格检出数据进行分析,抽查相关档案,促进不合格信息登记、检验检疫证单签发、后续处理措施等工作的规范性。三是落实主体责任。对督察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严格绩效考核,问题严重的追究工作责任。...查看详情>>
11月16日至17日,质检总局党组书记侯建国到河南省民权县,就定点扶贫工作召开现场办公会议,面对面地和地方进一步做好扶贫对接,扎实推进总局党组制定的《定点帮扶民权精准脱贫的工作规划》落实落地。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认真负责的工作姿态,紧盯脱贫攻坚目标持续用力,帮助民权县早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质检总局党组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从2002年开始对口帮扶民权县。党的十八大以来,质检总局加大项目扶贫力度,有力支持了民权县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和民生有效改善。针对民权县委、县政府提出的2018年底摘掉贫困县帽子的目...查看详情>>
11月21日,2017中国工业质量品牌建设论坛在京召开。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参会,并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打造‘中国制造’品牌”这一主题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打造“中国制造”品牌 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就举办2017中国工业质量品牌建设论坛,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我们知道,十九大突出强调质量,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但制造业质量、工业产品质量无疑是最基础的。今天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打造‘中国制造’品牌”这个主题进行探讨,确实值得赞赏、值得学习。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质...查看详情>>
该局帮助兵团系统在新疆建立了以苹果、葡萄、库尔勒香梨、红枣为主的多种水果产业区和出口基地;积极指导农户建立以疫病疫情监测、农药残留控制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开辟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为出口至澳大利亚的葡萄签发了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原产地证书。近日,产自新疆博州兵团第五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的葡萄出口,成为继新疆哈密瓜、库尔勒香梨后,第三种能出口到高端市场的新疆水果。...查看详情>>
10月19日,双方就推动检地联防联控,保障活猪供应源头安全达成了共识。决定以维护全国唯一的省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为抓手,加强养殖基地建设和管理,促进海南供港活猪质量提升;开展实验室检测结果比对,促进双方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组织联合检查、飞行检查等日常监管方式,及时处置并通报违规行为或者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养殖...查看详情>>
2017年10月29日至11月11日,计财司刘燕副司长率团赴美国参加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培训。培训前,计财司精心安排培训课程及走访计划,黄冠胜司长在动员会上做出重要指示;培训期间,各位团员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外事纪律,积极维护祖国及质检干部形象;培训结束后,大家将所学所思所得及时形成了总结报告。本次培训赴美国罗斯格大学商学院、加州州立大学多明山分校及洛杉矶市预算和财务委员会等多个机构开展实地培训和访问,通过听课、座谈和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美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财政税收和社会安全保障等方面,拓宽了质检系统财务人员知识面,特别是在“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