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国际要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掘金海外市场 动力电池怎样过标准关?

    作者:中国网新闻
    发布时间:2020-04-21
    来源:

    9-1601010935240-L.png

    近两年,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的迫切需求,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拓海外市场也已经被许多动力电池企业提上日程。因此,动力电池的标准化以及如何与国外当地标准的对接成为企业最为关注的话题。

    尽管国家已经开始推进动力电池的标准制定工作,但在快速发展的市场面前,标准的发展仍显滞后。如何构建统一的标准体系,如何适应海外市场的相应标准,这些需要政府部门、动力电池企业和消费者等相关方提前思考和布局。

    近日,ASTM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副主任委员刘斐就动力电池标准化的一系列问题接受了电池中国网的采访。

    国外标准:“拿来”或“参与制定”

    动力电池企业要走出去,将产品推向全球市场,就涉及与国外标准是否一致的问题,我国的标准与国外标准如何“相处”?

    刘斐表示,标准大致可以分为产品标准和通用性标准。美国等国家认为,大量的社会资源不应该投入在产品标准上,那是企业的事情,而应该放在安全上,防止产品对社会造成不利影响,为企业设置安全底线。所以,中国的产品标准可以与国外当地的标准不一样,但安全、环保等通用性标准尽量与国外保持一致。

    比如,我国的电池企业要与美国车企合作,进入美国市场,一方面其电池要满足美国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满足美国国家层面对电池的标准要求。同样,比如特斯拉要进入中国市场,其动力电池的规格尺寸、安全标准、环保要求等要与中国的标准一致,即满足中国标准,但产品技术没必要一样。

    关于中国动力电池产品如何顺利打入国外市场,在标准方面,刘斐建议:一是将国外的标准拿过来用,二是企业直接参与标准制定。他认为,国外所要求的安全底线标准、通用性环保标准等,这些一定要关注,我国制定标准时要考虑进去,尽可能将其引用过来。

    深层次看,中国一定要参与到国外通用标准的制定中去,把我们的安全等诉求纳入到国外的安全标准中。这样就从更深层次解决了我们国家电池标准与国外电池标准的一致性问题。他表示,ASTM鼓励中国电池企业多参与标准制定,在标准出来之前,中国能把自己对产品的标准要求写到ASTM的标准中去,这样中国企业就可以通过ASTM平台与国外标准对接。

    权衡标准背后的利益诉求

    多年前,中国乳业新国标出台后,有人认为该标准被个别企业“绑架”,罔顾消费者的利益,一时间有关原乳标准高低的纷争,将中国乳业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其实,标准的背后是利益的诉求,有些标准推广遇冷,面临障碍,或是标准本身不具备代表性,没有反应行业诉求,所以,标准好用才是硬道理。那么,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好用”?刘斐指出三点:#p#分页标题#e#

    1.市场能够接受的标准,市场的接受度越高越好。如果用的人多,说明这个标准好用,能够推动行业发展;如果这个标准很少人用,这种标准没有意义,就会被淘汰掉。

    2.给市场带来良性的支撑,引导市场向好的方向转变。

    3.要让市场的力量(企业和用户)共同在平台上发声,给予各方同等的话语权,让各方在充分讨论中找到平衡点,不能局限于专家编写标准、再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发布。

    对于我国而言,无论是单个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行业或行业联盟等,往往把多数精力放在制定产品标准上,对通用性标准关注较少。这使得消费者的一些诉求未能在国家层面得到反映,这样的标准是有限度的,难以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

    至于什么时候制定标准合适?刘斐认为,产品在市场上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用户有了一定积累之后,针对出现的问题,从制造商到用户,制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从这个角度看,成熟的标准是在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制定的,这样它就具备了一定的广度和适用性。

    今年,关于动力电池的规格尺寸、编码制度、余能检测以及拆解规范等标准已经出台,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动力电池标准化也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动力电池要走出去,在通用标准上就要与海外标准接轨。正如刘斐所呼吁,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要积极参与动力电池国际标准的制定,我们在制定国内的动力电池标准的时候,要让尽可能多的电池企业、电池用户、政府部门的人参与进来,以平等话语权的模式制定标准,同时也要引进国外标准,为走出去掘金海外市场打下基础。

    鉴于动力电池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行业企业对动力电池智能制造的呼声,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为各位精心准备了一场交流的盛宴——“动力锂电行业智能制造沙龙”,期待您的参与!

    “洞见未来:标准化智造”

    ——动力锂电行业智能制造沙龙

    邀请函

    目前,全球制造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以最高效的速度,生产最高质量的产品。而制造装备的升级,对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在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安全性和一致性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生产设备,也是国内电池企业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必要途径。

    日前,国家工信部发出通知,确定了200余项《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其中涉及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智能制造项目10项,涉及电池材料、模组等的智能制造项目3项。可以看出,国内部分动力电池及产业链企业已经开始着手动力电池智能制造产线的开发,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产业大势所趋。

    然而,随着电池规格尺寸、编码规范等行业标准的公布和实行,我国动力电池正在迈入“标准化”时代,这对于此前并未将标准化考虑到设备涉及研发中的锂电和设备企业,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设备企业如何适应锂电生产方式上的变革?锂电企业又如何让设备更好为自己服务?充满未来感的锂电生产,会是怎样一种场景?“洞见未来:标准化智造”——动力锂电行业智能制造沙龙将为您做深入探讨。

    时间:2017年 9月9日

      地点:深圳#p#分页标题#e#

    参会人员:国内动力锂电制造企业负责人

    国内动力锂电设备企业负责人

    其他热心锂电智能制造发展的业内人士

    会议亮点:

    1.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相关领导、国内外顶级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到会分享;

    2. 深度解读国内智能制造行业标准化建设;

    3. 详解“工业4.0”与动力锂电制造的结合、贯通;

    4. 观点交锋,深入讨论动力锂电智能制造发展方向;

    5. 锂电生产、工业制造领域精彩案例分享;

    为了共同探讨动力锂电智能制造发展方向,把握产业发展机遇,推动动力电池业健康发展,本次沙龙诚邀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智能制造设备企业代表及热心行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相关人士参与。

    戳此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