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作者: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0-07-16
    来源:

    解决秸秆规模化利用的瓶颈问题

    《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国家标准《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通用技术规范》从7月2日起征求意见。标准名称中的“农林生物质原料”主要是指农作物秸秆,即每到夏收、秋收季节,由于焚烧而恶化农村生态环境,导致航空、公路、河道等交通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农作物秸秆。

    作为传统农业大国,我国的农作物秸秆一直是农民生活的基本燃料和农业生产的天然肥料。随着我国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许多地区的农民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做饭取暖,而且由于秸秆还田费事费力,秸秆废弃焚烧现象越来越严重。

    据悉,我国每年可收集的秸秆近8亿吨,目前用于成型的秸秆不足80万吨,每年有30%以上秸秆闲置。虽然各地采取发放补贴、罚款等手段禁止秸秆焚烧,但在秸秆没有成为规模化、有效化商业资源的状况下,每年的夏收秋收季节,农民为了不影响下一季粮食生产,常常将秸秆抛入河沟渠塘甚至焚烧。近几年,为治理秸秆焚烧问题,政府投入以秸秆为原料的建设项目很多,但是一些规模化利用秸秆的项目在研发、设计中首先会遇到原料收集和储存问题,很多拟上项目的搁浅都是因为没有解决好秸秆的收集和储存。企业收集的秸秆没有标准,质量得不到保证,可能会损坏机器。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已建成项目甚至由于秸秆原料供应不足而停产。据了解,农民在与企业打交道时,由于不了解具体的标准规范,时常付出劳动得不到收益,影响了收集运送的积极性。

    据介绍,这项标准紧紧围绕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流程的各个环节编写,首先提出一般性要求,然后分成三个流程板块,即原料收集、原料贮存和原料运输,从而覆盖了农林生物质原料收储运的全部流程,将解决秸秆规模化综合利用的瓶颈问题。标准的主要指标要求中,含水率低于20%主要是为了保证贮存时不变质,收割高度低于150mm是为了保证不影响下季农作物种植和生长及提高秸秆的收获率,含杂率低于5%是为了保证物料的质量和利用数量。

    该项标准的征求意见工作至9月1日结束。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