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师生参与推动上海市地方标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出台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0-08-05
    来源:

    中国标准化

    华东理工大学费梅苹教授团队参与《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调研和推进工作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7月31日,全国首个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省级地方标准——《上海市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出台,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师生作为研制团队成员,全程参与了地方标准的研究工作,积极推动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进程。

    《规范》自2019年7月8日被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立项,7月10日召开标准启动会,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在各方的努力下,基于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多年实践经验形成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对外公布。《规范》的实施将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搭建更加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推动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

    从2002年底受上海市政法委委托推动开展社区矫正司法社会工作者培训,到2003年起参与到上海市预防与减少犯罪工作体系至今,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秉持“教学-研究-实践-政策倡导”四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及推动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2017年1月《关于开展禁毒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颁布,明确了禁毒社会工作职责任务;2019年12月《社区矫正法》的出台,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被赋予了参与司法工作的合法身份;如今全国首个《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正式颁布,意味着作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让亲历上海乃至全国司法社会工作发展的华理社工系师生倍感振奋。

    《规范》标准制定首席专家、华东理工大学MSW教育中心主任费梅苹教授表示,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同仁一起,带领我们的博士生、硕士生一起参与进来,不仅推动了地方政府政策创新,同时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创新工作的要求,助推了学生成长成才。

    参加《规范》研制工作的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博士生王琼蕾提出,第一次与导师费梅苹教授一同参加上海市静安区驻检社会工作时,一线实务工作深深触动了我对涉案青少年、司法社工及服务的学习与研究。2019年7月有幸加入《规范》研制团队,从前期的文献研究工作,到进入实地边调研边进行资料整理、归纳及团队研讨,再到参与撰写、讨论会、修改、定稿。《规范》的出台,让我看到了上海从2003年开始致力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社会工作的发展,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再到进一步细化和深化,这正是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实践成效。另外,研制过程也训练了我的研究思维和政策研制能力,学会了从文献中梳理和归纳出已有成果、从经验材料中提炼概念、富有逻辑性且严谨专业的书写,相信《规范》的出台能更具体地指导社工的实务工作。

    华东理工大学MSW学生李丹阳分享了参与《规范》研制工作的收获并表示,研读相关法律法规,接触不熟悉的学术领域,必须保持高度的严谨性,丝毫马虎不得。梳理工作锻炼了我思维的逻辑性,我从政策条文中筛选出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工作等相关的法条,逐条进行整理归档,以备后续撰写工作的使用,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关键性词语的不同提法及语境等进行了核实。上海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在实务领域不断摸索,逐渐发展成熟,已经积攒了大量的实务经验和模式。如何将上海各区的经验、模式与专业理论进行整理和融合,是不断磨合、推翻、头脑风暴、核实、打磨、敲定等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法规政策及文献的梳理技巧,培养了对实务经验进行整理提炼的习惯,认识到了学术严谨的重要性。#p#分页标题#e#

    为社会发展创新注入专业力量

    参与到《规范》调研和撰写工作中的华东理工大学MSW学生董宇文认为,回顾整个研制过程,从开始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已有标准文件、学术文献等的梳理到各个区的实地调研,再到撰写标准、修改,最后定稿,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研究团队的通力合作和团队中每个人的努力付出。与我而言,标准研制同时伴随着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并潜移默化影响着我的研究思维。我开始对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感兴趣,也直接启发了我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此次《规范》研制工作挑战了自我,开拓了视野,体会了标准研制的学术严谨,感受了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意义,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叩响了司法社会工作的大门,并将不断为之奋斗。

    华东理工大学MSW学生殷浩田提出,能够成为《规范》研制团队的一名成员非常幸运,与团队成员一起研读政策、参与调研,探寻了青少年的“隐秘角落”。少数青少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误入歧途,他们亟需一束阳光照进心房。我们很容易忽略青春期少年的烦恼,有些我们所认为的小事或许对他们而言就是当下的大事,我们应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每个人心中的悲伤与烦恼都不应被忽视。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自1995年建立以来,持续参与到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议程之中,以参与式行动研究、教学和实践品格积极助推相关领域制度变革与政策创新,为社会发展、社会创新注入了持续的专业力量,也将鼓励全国社会工作力量携手共推中国社会工作事业向前发展。

    中国标准化

    华东理工大学费梅苹教授团队赴上海市杨浦区调研现场 照片由校方提供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