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合力为高质量发展做好“重点实验”

    作者: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0-09-10
    来源:
    原标题:□本报记者 尹琨

    国家新闻出版署日前公布2019年度新闻出版业优秀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共有13家实验室入选。

    首批42家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确定于2016年12月,涵盖生产技术与装备、资源编码与管理、知识挖掘与服务、内容呈现与表达、产品传播与营销、数据管理与运营、版权保护与应用、跨领域综合等方向。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梳理近3年实验室建设运行情况发现,各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在新闻出版业前沿科技研发及产业应用方面积极探索、重点发力,在助推新闻出版行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管理促效益

    考核评分三连冠,离不开“三所一中心”组织架构与合作机制。20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背后有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经过3年建设,各实验室管理运行逐步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机制建设上,42家实验室均建立了较为规范的建设运行管理制度。如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牵头的柔版印刷绿色制版与标准化实验室建立了“三所一中心”的组织架构和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形成了校行企联合共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建设模式,有力保障了实验室高效运行。实验室在科研项目、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果丰硕,连续3年在考核评分中名列第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牵头的学术期刊动态语义出版与知识服务实验室制定了《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及实验室学术活动、成果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仪器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了学术委员会制度和对外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作用,有力推动了重点科研项目实施。

    在经费投入上,3年来各实验室投入资金总额约为9.24亿元,平均每家实验室投入资金2200万元。其中,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牵头的富媒体数字出版内容组织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设立了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支持富媒体数字出版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开展前沿技术及应用研究,培养了百余名高层次专业人才,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各10余项,并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发了古籍知识体系建设与词表构建管理系统、古汉机器翻译系统等产品。

    人才出成果

    硕士、博士占实验室总人数的67%。有的实验室骨干成员在该领域已有20多年研究积累。

    2019年,实验室主要人员1037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43%,中级职称人员占31%;博士学历287人,硕士学历411人,占总人数的67%。各实验室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鼓励实验室技术人员通过参加行业会议、国际访学、专题讲座、相关培训等形式提升专业技能。部分高校与科研机构作为牵头单位,依托实验室课题进行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为行业输送了高层次专业人才。

    北京大学牵头的新闻出版智能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目前有科研人员3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14人,博导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4人。部分骨干成员在该领域已经有20多年的研究积累,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实验室完成成果转化30余项,合同额超2000万元,研发的“字形计算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自动写稿技术”在学术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取得较好成效。

    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新闻出版大数据用户行为跟踪与分析实验室注重出版大数据应用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致力于推动学科前沿化发展,搭建起硕、博多层次人才培养框架,学生与实验室骨干老师合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了《图书用户行为研究》等研究成果专著,并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通过举办开放性的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方式,积极为行业和社会提供服务。#p#分页标题#e#

    应用在提速

    3年时间,各实验室共开展课题研究946项。申请专利423项,成果转化411项。

    3年来,各实验室科研能力持续増强,共开展相关领域课题研究946项,国内期刊发表论文892篇,国外期刊发表论文294篇,国内出版专著60部。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加速,相关成果获国家级奖励60项、省部级奖励85项,申请专利423项,成果转化411项。

    在标准制定上,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牵头的新闻出版技术与标准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编制知识服务国家标准7项,数字教材、有声读物等方面行业标准25项,搭建了标准测试平台、新闻出版标准化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并对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与国家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给予全面支撑。北京印刷学院牵头的新闻出版领域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与服务综合实验室参与制定新闻出版领域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5项,并开展了“新闻出版物联网应用服务流程研究”“新闻出版业物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构建”等项目研究。

    在行业应用上,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知识产权知识挖掘与服务实验室研发的“高价值专利挖掘培育系统”,为产业提供了高价值专利挖掘发现及后续培育的系统解决方案;“机器翻译系统”实现了中、英、日、德、俄、法、韩等多语种双向全自动机器翻译和人机交互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总用户注册量超20万个,累计翻译次数超46万次,翻译总字数近2亿字。清华大学牵头的数字内容防伪与安全取证重点实验室开发的“基于数字水印数字媒体版权保护技术”已应用于多个项目中,技术转让金额3180万元。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牵头的大数据治理与服务实验室以数字出版治理体系为基础,以数字出版运营与服务新兴产业培育为出发点,打造大数据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平台服务体系和服务渠道,并面向多领域开展在线辞海应用、智慧出版等应用示范。

    在教育出版领域,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的教育内容产品互联网传播与营销重点实验室打造了“时代出版在线——全媒体数字内容出版管理云平台”“基于新媒体技术的新型智慧教辅”“黄梅戏数字教材开发与应用平台”等多个融媒体新产品,累计开发数字化教辅220余种,试点学校25所,实现销售收入6200多万元,在教育与出版融合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专业出版领域,由中华书局有限公司牵头的古籍数字化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籍合网”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1380万元,古籍整理平台服务实现收入1014万元。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牵头的医学融合出版知识技术重点实验室开发了人卫临床助手等一系列新型出版资源,构建了一系列融合出版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平台,疫情期间紧急构建“生物医学科技论文预印本系统”,为优先发布我国医学科技人员的最新成果提供了平台支持。

    提质释潜力

    智慧型知识服务关键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持续推“四化”战略。数字版权服务技术实验室走向“全天候全终端”。

    展望未来发展,各实验室将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进一步强化措施、提质增效,持续为新闻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

    地质出版社有限公司牵头的智慧型知识服务关键技术与标准重点实验室将继续推进知识化、IP化、平台化、产业化的“四化”战略,以“知识服务”为主体、“专家智慧”“智能技术”为两翼,以“标准”“科技”为重点研究领域,推动出版集团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知识服务转型,走“科研领先、创新驱动、标准带动、研产一体”的发展路径。#p#分页标题#e#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牵头的数字版权服务技术实验室将利用自主研发的海量音视图文全媒体文化内容版权高效智能比对技术,持续为政府部门、内容运营商和媒体机构提供全天候全终端版权监测与维权服务,并进一步研发版权备案、交易管理、侵权监测、存证维权等基础服务系统,形成覆盖各类版权作品的登记、授权、交易、使用、监测、维权等全过程的保护与服务。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主管部门将制定相关管理规范,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规范实验室管理,更好发挥实验室创新功能和对出版业的科技支撑作用。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