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立法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广东立法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
提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标准化工作原则
近日从广东省人大委员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将于10月1日施行的《广东省标准化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提出,标准化工作原则为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
《条例》规定,广东省政府应当加强先进标准体系建设,促进标准市场化发展,提升标准供给质量,推动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协调配套,发挥标准对促进转型升级、引领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此外,还明确了广东省政府和地级以上市、县级政府的标准化具体工作职责。
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始终强调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必须深入推进标准化市场改革,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通过建立适应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推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2018年6月8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省委第十二届四次全会第一次全会上强调,要建立高要求的质量标准体系和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要“使标准成为企业开创市场继而占领市场的杀手锏”。
据广东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克昌介绍,2019年省人大常委会将《广东省标准化条例(草案)》列入立法计划项目,8月收到省政府提请审议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并赴相关地、市开展调研,今年7月29日审议通过。《条例》新增加制度规定标准实施信息反馈和评估机制及建立标准实施第三方评估机制等内容。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是省标准化行政管理的牵头部门,该局副局长汤武介绍说,广东标准化改革创新经验主要体现为“五个更加”,即实施标准化战略工作协调机制更加完备,标准化工作贴近中心服务大局更加有力,先进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更加科学,政府标准与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双评估、双同步”机制更加健全,标准与质量水平“双比对、双提升”机制更加完善。
近年来,广东省通过制定和采用更高、更先进的标准,推动和加快产业升级转型,用高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开创新市场,并牢牢占领市场份额。
截至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共获批6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和两个国家标准检验检测验证点建设,全省“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贯标企业数量达3558家,累计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认证企业达1.4万家,绿色制造示范总数等指标居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