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记忆与标准:“私人语言论证”研究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0-11-24
    来源:

    Memory and Norms:Study on “Private Language Argument”

    作者简介:代海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原发信息:《哲学研究》第201911期

    内容提要: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私人语言论证”,评论者对这一论证表达的内容存在诸多分歧。本文认为,“私人语言论证”的核心在于私人实指定义缺乏判断记忆正确性的标准。本文观点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私人语言论证”与记忆相关,但并非关于记忆可靠性的怀疑论,而是关于记忆正确标准的怀疑论;另一方面,这一观点将为私人语言论证提供一致性辩护,表明其他解读都能在这一视角下得到统一说明。“私人语言论证”的这一特征既能帮助人们理解心理学语言的独特语法,也为消除由语法幻象招致的哲学疾病提供了重要指引。

    关键词:私人语言/感觉/标准/记忆/舞台背景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前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连续性研究”(编号17CZX046)的阶段性成果。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243-§315提出的“私人语言论证”中批评了一种假想语言,这种语言直接指称说话者的内在私人感觉,它只能被它的使用者一人所理解,并且排除了向其他人翻译的可能性。有关“私人语言论证”解读的争论主要在于如何理解这个论证的内涵。该论证表明私人语言不可能,这是因为记忆不可靠、还是因为缺乏标准、抑或因为私人实指定义缺乏公共语言提供的“舞台背景(stage setting)”?本文目的是对私人语言论提出可以调和其他不同方案的解读。第一部分介绍对“私人语言论证”的不同解读版本,分析各自所持有的核心观点;第二部分剖析“私人语言论证”的主要内容,指出有关记忆正确标准的缺失是“私人语言论证”的核心;第三部分用“标准缺失”的解读解释其他不同版本的解读策略,指出其它解读都根源于标准缺失;最后,论证“舞台背景”与“标准缺失”的关系,指出这两者并非彼此分离,而是存在内在联系。

    一、“私人语言论证”的不同解读策略

    “私人语言论证”的核心段落是§258,维特根斯坦在此假设一个私人日记者通过私人实指定义的方式建立一种私人语言,他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特殊的感觉,然后标上一个特殊的记号“S”,以这种方式为私人感觉语言下定义。我们发现,私人实指定义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T1时间,私人语言学家拥有一个感觉S,然后他将注意力投向它,并且同时写下记号“S”。第二阶段,在T2时间,私人语言学家拥有另一个感觉S′,他识别出这和T1时间的感觉一样,这时他会将S′标上“S”,从而认为自己成功完成了私人实指定义。但是,维特根斯坦认为这种仪式不能建立起真正的语言。关于私人语言为何不能成立,评论者存在分歧,显示出他们所关注侧重点的不同。

    按照私人实指定义的时间特征,评论者的侧重点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T1阶段和T2阶段。关注于T1阶段的解读者,主要认为T1阶段根本没有任何实质的东西建立起来,因而在T2阶段出现的问题并不是首要问题。实际上,这些观点大多依赖于围绕在§258周边的段落,他们多数将原初联系没有建立起来的原因归咎于缺乏“舞台背景”,即私人实指定义本身缺乏公共语言条件和实践背景,因此私人实指定义的失败在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例如,斯特恩(D.Stern)指出:“一个人实际上做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建立这样一种语言,因为训练和实践在语言实指定义上的作用阻止了‘私人语言学家’使用符号来意谓任何东西,哪怕是一次。”(Stern,p.178)麦金(M.McGinn)持有相似看法,她认为私人语言中的符号“S”没有与任何语言技术或者符号使用方式联系,也没有什么东西指明这个符号应当所处的位置。或者决定当私人语言学家使用记号时究竟是什么意义。(McGinn,2013,p.158)

    但是,不同的解读者在进一步的原因问题上存在着明显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在T1阶段缺乏记号与感觉连接的有效模型。康德黎和莱斯利(S.Candlish and G.Wrisley)认为,在T1阶段,符号没有真正应用到感觉之上,在感觉与符号之间没有建立起真正可用的模型。(cf.Candlish and Wrisley,2014)斯特劳德(B.Stroud)持有与上述观点相似的立场,他指出,私人语言学家一开始根本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指称关系,其理由是被指称之物具有多个方面,依据单纯的内在指向动作无法确定它到底指的是哪个方面。(cf.Stroud,pp.154-155)麦克道格尔(D.McDougall)持有另一种观点,他认为私人实指定义中设想的私人对象并不存在,这个概念本身就是空洞的,因此在T1时间根本没有任何实质的联系发生。(cf.McDougall,p.55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T1阶段本身缺乏原初的规则。格洛克(H.Glock)指出,私人语言论证和记忆怀疑论没有关系,这里的问题并不是记忆的欺骗,而是和规则的检测相关。(cf.Glock,p.312)#p#分页标题#e#

    关注于T2阶段的解读者,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T2阶段的活动之上,认为正是由于这里发生了某些致命的错误,才导致私人实指定义无法建立。他们多数认为,在§258中,维特根斯坦使用了一种归谬法,向人们显示出私人语言不可能。马尔卡姆(N.Malcolm)指出:“我所勾画出的论证具有归谬法的形式:假定一种私人语言;然后推演出它不是一种语言。”(Malcolm,p.537)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他们也多数会接纳私人实指定义缺乏场景的解读,只是在解释具体问题时,显示出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想象力在确定私人记号的标准问题上不能完成对于样本的确定。麦金指出,私人语言学家只能诉诸想象来为私人感觉记号提供进一步的标准,但是这种活动是一种空转。①(cf.McGinn,1997,p.137)与此相类似的解读者是肯尼(A.Kenny),他认为,私人实指定义的问题在于缺乏意义,因为在记号随后使用中,能够确定意义的样本存在问题,这样的样本只在想象之中,因此不可能产生一个真正的观察来确定“S”的样本是什么。(cf.Kenny,pp.151-152)另一个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在T2阶段成问题的是关于感觉类型的辨认。皮尔斯(D.Pears)指出,私人语言问题的核心是识别问题:“这个主题是对感觉类型再认,这个论证是说能够描述这样一个案例,在将一个词正确地应用和不正确地应用于感觉类型之间没有区别。”(Pears,p.328)林允清(F.Y.Lin)也持有相似的观点,在他看来:“正确记起那个链接”意味着重新识别感觉类型,他总结道:“上述讨论的要点是,没有任何内部机制或外部设备可以帮助日记作者判断S2是否与S1属于同一类型,即:S2是否也是S。”(Lin,pp.273-274)格洛克在某种程度上也与这种解读契合,他指出:“即使一个人承认了私人实指定义中的假定样本,也没有办法参照它来检查“S”的后续使用,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决定样品和被描述的物品之间的同一性或区别。”(Glock,p.313)此外,艾哈迈德(A.Ahmed)认为,私人实指定义的失败应当归咎于名称在后续使用中的指称不确定性。私人语言学家由于不具有独立于感觉记忆的客观标准做验证,因此通过私人实指定义创造出来的私人感觉符号的指称是不确定的,它既可以指称对原初感觉的记忆,也可以指称原初感觉。(cf.Ahmed,p.50)这实际上是识别问题的一个变种。

    除此之外,还有人认为私人语言定义失败的关键在于在T2阶段缺乏对记忆的正确性标准。坎菲尔德(J.Canfield)指出,理解私人语言论证的核心是理解§258所传达的意思,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关于规则标准的缺失,“在私人情况下,谈论相应的正确记忆是没有意义的;‘正确地记住’没有任何意义。维特根斯坦说,它缺乏意义因为它缺乏一个标准。”(Canfield,p.379)持有相似观点的还有哈丁(C.Hardin)他指出:“在私人语言中,对于哪个名称代表哪个感觉的实指记忆没有判断的正确标准。”(Hardin,p.518)此外,斯托克(M.Stocker)也表达了相同的关切:“维特根斯坦认为,私人语言学家以个人记忆判断作为私人术语的标准必然不会具有认识论上的确证结果。”(Stoker,p.47)②

    上述不同观点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模型:被大多数解读者共享的是“舞台背景”空洞,在此基础上,显示出其他类型的空洞,这包括:意义的空洞、私人对象的空洞、指称关系的空洞、类型的空洞、识别的空洞、规则记忆标准的空洞等等。这里有以下两个重要问题:第一、舞台背景空洞和其他空洞类型之间是什么关系?前面已经提到,多数解读者承认舞台背景的缺失,但是在处理它和其他空洞类型的关系问题时,倾向于认为它们之间彼此独立,双方不具有内在关系。第二、后面那些空洞类型彼此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它们具有内在关联还是彼此分离?一般而言,不同解释者的观点之间相互排斥。本文在上述两个问题上的立场如下:(一)不同的空洞类型之间能够获得一致性调和,也就是说,这些不同解释类型都能在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的视角下,即记忆的正确标准的空洞,获得共存兼容的理解;(二)这个最重要的类型能够与“舞台背景”空洞相契合,二者的关系并非彼此独立。 #p#分页标题#e#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