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全国各省市“十四五”规划中的标准化工作

    作者:标准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03-01
    来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截至目前,全国有31个省区市发布“十四五”规划,其中,共有100条举措与标准化相关。

    北京

    16.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织密便民商业网点,着力发展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家政、物业等服务业。

    17.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健全数字领域法规与政策体系,完善数据共享规则和标准体系,培育数据交易市场,组建大数据交易所,促进数据资源高效有序流动和深度开发利用。……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18.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完善冷链网点建设,提高冷链物流标准化水平。

    2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涉企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扩大政务公开。28.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治理所需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制度和标准。

    44.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并落实最严格的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等标准。

    天津

    18.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26.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

    河北

    8.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构建雄安标准体系,逐步赋予雄安新区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10.持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推动标准、质量、品牌、信誉联动建设。

    1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山西

    (二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促进服务业品牌化、标准化发展。

    (三十)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实施品牌强农行动计划,强化精深加工产品推广,升级山西药茶质量标准品牌,打造第七大茶系,助推特优产品占领中高端市场。

    (三十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四十八)构建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健全监管标准体系,提升“互联网+监管”能力,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做到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七十一)加强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严格落实各行业、各领域、各方面安全标准,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等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努力实现本质安全。

    内蒙古

    三、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四)强化资源高效利用。加强用能预算管理,实施能效提升计划,完善节能市场机制,健全节能标准,挖掘节能潜力,加快工业、交通、建筑等能源清洁替代,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企业大幅降低能耗。

    三、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多层次多元化服务业管理服务体系,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六、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一网、一门、一次”综合服务平台,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 #p#分页标题#e#

    (五)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加强新时代乌兰牧骑职能建设,推进乌兰牧骑服务设施标准化。

    辽宁

    22.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打造高水平服务业聚集区。

    23.全面扩大内需有效促进国内大循环。以更大力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标准引领、品牌建设、绿色环保和科技创新,提升“辽字号”产品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内市场需求。

    30.以大连为龙头深入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对标自由贸易港,推动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示范。

    33.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吉林

    22.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深化政务公开,全面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非涉密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网通办”,加快推进“掌上办”,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34.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事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

    黑龙江

    7.建设“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示范区。开展“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质量提升行动,优化种植业结构,统筹粮经饲发展,对标国际标准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和绿色发展先行区。

    13.打造北大荒现代农业航母。……真正成为标准的制定者、行业的引领者、三产融合的示范者,打造成世界级农业领军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

    18.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黑龙江服务品牌。

    56.叫响“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品牌。……加快构建适应旅游发展的标准体系、服务体系、诚信体系、监管体系、保障体系,提高黑龙江旅游品牌国内外认知度和市场号召力。

    75.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灾害事故风险监测预警,提升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

    上海

    (十)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公共服务均衡分布,抓紧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和标准,不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十三)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同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突破一批核心部件、推出一批高端产品、形成一批中国标准。

    (十四)强化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

    (二十五)建立健全环境治理现代化体制机制。推进绿色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

    江苏

    (九)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

    (十)全面推进数字化。积极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

    (二十二)更高起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标准。

    浙江

    11. 以持续实施消费新政全面促进消费。以质量、品牌、标准、技术等为重点,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落实和完善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14.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贸易领域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国际化,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18. 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深化品牌、标准化、知识产权战略,推动质量革命,全面打响“浙江制造”。 #p#分页标题#e#

    20.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25. 以综合执法改革为突破口提升依法行政水平。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43. 完善科学高效完备的全领域美丽治理体系。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完善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理长效机制,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安徽

    14.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现代化水平。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28.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44.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强化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措施,制订实施一批地方排放标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55.全面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创建一批国家卫生城市和健康城市、健康村镇。

    61.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加强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各类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发挥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作用......

    福建

    10.大力加快数字福建建设。探索数字化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完善数据资源基础平台。

    1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51.巩固国家安全防线。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加快标准化通用化进程。

    江西

    12.推进服务业扩容提质。......完善家政服务标准、信用、培训等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

    16.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积极开展标准化体系建设,在电子信息、中医药、新材料、绿色农产品等领域,培育一批标准“领跑者”,推动更多标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18.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坚持和完善政务服务365天“不打烊”,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厚植“店小二”、保姆式服务文化。

    21.加快制度型开放步伐。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数据协同、简化和标准化,实现监管单位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29.拓展“两山”转化通道。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标准化体系,推动节能环保装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应用,将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支柱产业。

    山东

    11.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加严环保、质量、技术、能耗、安全等标准,依法依规倒逼落后产能加速退出,严控新增过剩产能。

    1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

    18.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加强标准、计量、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大力创新全国行业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国际规则制定,提升鲁企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中高端供给,促进供需高效适配。

    33.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

    53.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整治,持续推进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一体化建设,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河南

    12.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推动商务中心区和服务业专业园区转型发展。

    21.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

    51.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p#分页标题#e#

    湖北

    18.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万千亿产业集群,实施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2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跨省通办”,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政务流程再造,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

    湖南

    9.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和多样化升级,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服务业供给。

    15.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19.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

    广东

    16.加快数字化发展。探索数字数据立法,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支持企业参与数字领域规则和标准制定。

    17.树立“广东质量”新标杆。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和标准体系建设,增强“广东制造”“广东服务”“广东标准”“广东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在重点行业推行广东优质标准。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对标先进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强标准、计量、专利体系和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制定实施先进标准,推动优势特色行业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22.加快建设现代流通体系。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商贸流通设施改造升级,推进物流标准化,发展智能物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流通企业。

    28.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

    30.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海港、空港合作,加快技术标准体系融通对接,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广西

    1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17.加快数字广西建设。积极参与中国—东盟数字领域规则、标准制定和东盟智慧城市网络建设。

    海南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2岁。

    8.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在具有强制性标准的领域,建立“标准制+承诺制”的投资制度。

    10.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公开化,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管受理”“一支队伍管执法”“最多跑一次”“就近办、马上办”,全面推行“极简审批”制度。

    40.推进健康海南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政府治理、技术、保障四个体系,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全健康”标准体系和“全健康”先行先试实践范例。

    重庆

    13.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16.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健全数字技术、信息安全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全面提升数字安全水平,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23.强化生态共建和环境共保。统一环保标准,加强跨界水体环境治理,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土壤污染及固废危废协同治理。

    24.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全面加强教育、就业、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社会救助及执法司法、市场监管、法律服务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

    5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各级综治中心标准化、实体化建设,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贵州 #p#分页标题#e#

    12.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做大做强十二个重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高重要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

    31.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以打造西部物流枢纽为目标,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优势,推动物流大通道、枢纽物流园区建设,着力提升物流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快构建高效、智能、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

    45.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加快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

    58.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云南

    16.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升对外投资水平,推动企业、产品、装备、技术、标准、基地“走出去”。

    38.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化政务公开,打造全面网络化、高度智能化、服务一体化的现代政府治理形态。

    陕西

    (八)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增强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行业标准和核心技术控制力,提升产业链企业聚集能力,推动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十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加快质量强省建设,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推动标准、质量、品牌联动建设,支持企业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培育创建一批区域特色农业品牌。

    (二十四)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

    (二十八)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调优畜牧养殖结构,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和应急调控体系。开展粮食节约行动。

    甘肃

    13.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建立适应服务业发展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模式,加快服务业数字化,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

    青海

    12.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完善循环经济标准和认证制度,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支持建立动力电池、光伏组件等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系统,构建废旧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22.增强服务经济发展动能。加强服务质量标准建设。

    26.促进交流合作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与沿线国家政策规则标准联通,落实统一内外销市场准入政策,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完善商品进出口管理和外贸促进政策体系。

    宁夏

    9. 坚持率先突破。建立现代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推动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基础能力再造、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带动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

    16. 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坚持紧跟消费需求、紧贴生产需要,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促进服务业做大规模、做优结构、做高层次。

    40.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健全土壤监测网络体系和法规标准体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白色污染治理,强化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重视新污染物治理。来源:中华标局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