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综合新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中国脱贫标准符合自身发展水平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1-03-05
    来源:

    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对此,张业遂表示,脱贫攻坚虽然取得全面胜利,但中国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张业遂还表示,中国的脱贫标准符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世界银行2015年确定的每人每天1.9美元的贫困标准,整体也高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绝对贫困线。

    今年大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强调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扩大内循环。而在去年底,中国陆续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了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等。这两者是否矛盾?张业遂表示,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现在跟过去一样重要。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内外需市场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开放的、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据了解,中国政府已经或正在向60多个有需要的国家提供疫苗无偿援助。对此,有记者提问说,中国是否想通过“疫苗外交”达到地缘政治的目的?张业遂强调,面对疫情,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更重要。中国开展国际抗疫合作,不是为了谋求地缘政治目标,也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

    在回答记者关于拜登政府时期中美关系的提问时,张业遂说:“中国对美政策始终保持高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中方一贯主张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同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断供、脱钩损人害己,冲突、对抗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张业遂表示,两国在气候变化、抗疫、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等广泛领域拥有重要的共同利益。双方共同努力,以两国元首2月11日的通话为契机,加强对话、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记者 杜秀萍)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