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聚焦!辽宁省“十四五”规划纲要34处提及标准化工作

    作者:中国质量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1-04-19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4月6日,《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开发布,全文共3篇、22章、94节、47个专栏,其中34处43次提及标准化工作。

    01

    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进一步完善,人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

    02

    对各部门政策信息进行标准化、精细化梳理后精准有效推送至企业,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03

    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和电子证照跨省互认。

    04

    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建立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05

    坚持市场化改革,深入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06

    高质量建设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科技创新政策先行先试,高标准规划建设沈阳浑南科学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推进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国科大能源学院、大连清洁能源实验室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各具特色的创新集聚区。

    07

    高标准建设枢纽型技术转化和交易平台体系。

    08

    制订完善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管理和技术应用等规范标准。

    09

    面向IPv6安全、5G安全、大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新兴领域,发展拟态防御、态势感知、数据加密等网络安全新技术和新产品,创新网络安全标准与应用管理模式,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基地。

    10

    支持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推动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车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数据采集标准化,合作共建社会数据采集体系。

    11

    完善交易规则标准。

    12

    专栏12 重大标准化检验检测项目:(一)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13

    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塑造和标准化生产,引导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优化粮食品质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水稻、专用玉米、优质大豆、特色杂粮,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提高粮食生产质量效益。

    14

    科学确定区域养殖规模,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环境友好型养殖。

    15

    引导和支持农产品生产者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强化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16

    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农业地方标准达到1200项,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17

    到2025年,创建美丽宜居村5000个,其中美丽乡村示范村1000个,80%的行政村达到省级卫生村标准。

    18

    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提升冷链物流、应急物流水平,推进智慧物流、绿色物流发展,努力实现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

    19

    突出民生导向,着力提高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品质化水平,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服务消费需求。

    20

    推进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加快完善适应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认证和监管体系。

    21

    加强质量标准化。强化标准化战略,建立重点领域标准体系。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将内外销产品实施范围向消费品等领域拓展。完善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专利等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绿色服务标准体系和绿色标识认证体系。开展质量分级试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检验检测机构。每年新增国家标准80项、地方标准120项。到2025年,各类有效认证证书保有量达到7.5万张。

    22

    进一步推动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建设智慧、绿色、高效国际性枢纽港。

    23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农村规模化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强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开展牧区水利、小型水源等农村水利项目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开展农村水电绿色改造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4#p#分页标题#e#

    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制度,加强节能监察,加大节能标准法规等落实情况监察力度。

    25

    加快土地整治,集中连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好辽河流域优良耕地。

    26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行绿色建筑星级标准,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27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利用好信用保险等工具,鼓励企业扩大国际工程投资,以工程带动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28

    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化、智慧化、便民化。

    29

    实施妇幼健康保障工程,加强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

    30

    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

    31

    新建和提质改造高标准农田1400万亩。

    32

    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合作水平,鼓励优势企业利用创新、标准、专利等优势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高产业链分工地位。

    33

    健全食品药品安全制度标准,加强质量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推进“互联网+”监管,建设信息化监测网络,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食品药品质量和安全。

    34

    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标准化城市,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全部达标。(胡宇 赵铭)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