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广东 争当产品质量技术帮扶“排头兵”

    作者:《产品安全与召回》
    发布时间:2021-11-08
    来源:

    图片

    图片

    广东省政府副省长陈良贤到广东质检院调研,指导“产品医院”为中小企业提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

    2011至2020年期间,广东省的产品在全国生产领域监督抽查中不合格检出率排名一直靠后,为解决长期制约本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的瓶颈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开始积极创新监管服务机制,设立了“产品医院”,像给人看病一样给企业和行业“把脉问诊”,针对“问诊治病”中“屡治不愈”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规范》,推行信用记分以及分类监管措施。

    广东省究竟积累了哪些质量技术帮扶经验?这些经验对其他地区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近日,《产品安全与召回》记者对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质量监督处处长陈业怀进行了专访,一探究竟。

    建团队 定方案 打出一套组合拳

    “广东省的质量技术帮扶工作,两年前就开始了。”陈业怀回忆道。

    2019年5月以来,为加强对“问诊治病”质量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成立了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推进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工作。

    依托中国电器科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8家国内先进的科研院所、国家级检测机构,组建了首批8家省级“产品医院”,从科研院所、检测机构、龙头企业招募了各类产品质量技术专家600多名,组建了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专家库,分门别类设立专家组,设立首席专家制度。

    研究制定了《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活动工作方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包括实施质量技术十百千万工程人才引凤筑巢工程质量诊治帮扶工程,实施严重质量安全问题随检随报告制度、质量与标准双评估制度、问题集中的镇区政府与产品医院签订“问诊治病”合作协议等制度。

    既要问诊治病也要强身健体

    谈及帮扶活动中的经验做法,陈业怀介绍道:我们开设的产品医院不仅给企业、行业问诊治病,还促进他们强身健体’。”

    在深入推进产品质量“问诊治病”工作方面:                一是全面落实产品质量问题清零任务。厘清任务底数,落实“清零”责任;明确“清零”标准,实施重点检查。确定每家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是否“清零”,重点检查以下“三是否”:是否建立产品质量合格验证体系、是否符合实名实证要求以及是否签署建立落实合格验证体系及确保产品实名实证的承诺书。组织分类处置,落实“清零”任务。

    二是开展产品实名实证专项核查。组织基层市场监管部门并依托各“产品医院”、技术机构对纳入2021年省级重点监督产品目录且列入“清零”对象名单的企业开展产品实名实证专项核查行动。

    三是实施质量问题企业线上问诊康复评估。搭建“线上问诊”产品质量服务平台,搭建产品质量技术专家信息库,引导本辖区企业通过平台在线开展质量问诊工作。实施“康复”评估。对经核查未发现问题,或者已经完成技术整改工作,以及建立落实产品合格验证质量管控体系的企业,对照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制定的企业产品质量问题康复评估标准进行康复评估,对符合“康复标准”要求的,出具“康复”结论,移出质量问题“清零”对象名单。

    广东省举办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专题研讨班

    广东省举办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专题研讨班

    广东省举办家具质量义诊暨企业约谈、质量分析培训会

    广东省举办家具质量义诊暨企业约谈、质量分析培训会

    在促进行业及企业“强身健体”方面:

     一是选取4~5个重点行业(产品),建立见习培训基地,推动开展重点行业对标龙头质量提升行动,为行业树立质量标杆,推动其他企业对标龙头企业找差距,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质量升级,全面促进行业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是选取存在质量问题技术短板和发展瓶颈的相关领域,以及强化监管手段、创新监管方法等方面,开展质量技术攻关,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质量监管效能。

    三是选取省内9个产业集聚度高的地市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建设不少于9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为不少于1200家企业提供质量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能力和协同服务,推动中小企业质量全面提升。

    加强结果分析 把问题产品清零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成效显著。

    一是加强抽查结果分析,建立产品病情诊断机制。据陈业怀介绍:“通过活动的开展,我们改变了监督抽查以往只出结论、不分析原因的做法。”由技术机构出具诊断建议书,对监督抽查检出不合格产品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该产品是否存在主观故意情形。对非主观故意情形导致产品不合格的,会提出改进建议以及跟踪整改措施。建立健全监督抽查不合格问题随检随报随查制度,监督抽查过程中发现产品涉嫌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24小时内组织执法部门依法查处,实现日常监管与执法查处的无缝衔接,已下发质量问题线索1194条,查办质量案件1152宗。2020年,国家监督抽查涉及广东省产品不合格检出率为10.3%,与2019年的12.3%相比,下降幅度达16.12%

    二是开展巡回问诊,建立康复帮扶机制。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通过组织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托“产品医院”,联合产品集群、专业镇、行业协会,对有产品不合格记录的企业开展“五个一次”“问诊”活动(即组织集体约谈一次、开展免费培训一次、企业作出书面承诺一次、让企业限期自行整改一次、产品医院免费诊断一次),帮助指导企业快捷、有效地找到产品质量问题原因,有的放矢开展自查自纠。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举办巡回问诊活动45期,涉及企业1265家,通过巡回问诊活动解决问题864。目前已有4330家企业主动签署了产品质量承诺书,作出确保质量合格承诺;有4265家企业主动联系“产品医院”提出质量帮扶需求并接受帮扶,目前各“产品医院”已对2578家重点问题企业开展上门技术帮扶。

    广东省组织开展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一对一问诊

    广东省组织开展电线电缆产品质量问题一对一问诊

    三是开展问题产品清零行动,杜绝质量问题死灰复燃。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将2011~2020年本省有产品不合格记录的11484家生产者纳入“问诊治病”重点对象名单,确定了在2021年底前将广东省产品质量问题的历史存量“清零”的工作目标,制定“清零”方案,采用严管和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清零”行动,解决企业“致病”的根源性问题。目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2223家有不合格记录企业的6410款产品实施定向跟踪监督抽查,对4565家企业开展了行政约谈,各检验技术机构已对抽检不合格的2196家生产企业出具了诊断建议书,共向企业提出了6458条整改建议;2011年以来有产品不合格记录企业中,已有3316家企业经过评估,由产品医院出具康复结论。

    四是探索质量信用监管,根除屡治不愈顽症。针对“问诊治病”工作中遇到部分企业不落实产品质量责任,故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屡治不愈”的问题,广东省市场监管局2019年开始试行开展质量违法失信记分,并根据记分情况对产品及经营者进行分类监管。2021年6月5日,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规范》,在全省产品质量监管中正式推行信用记分以及分类监管措施。截至目前,全省已有480.6万家企业建立了质量监管档案,其中生产企业106.4万家、销售企业374.2万家,完善了经营主体登记注册、生产产品及质量监管等信息;已对全省28166家企业实行了信用记分,其中5920家企业被记扣分

    五是抓好重点产品,有力促进本省产品质量提升。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广东省制造业产品质量水平和质量竞争力指数稳步上升,中高端产品供给比重不断上升,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参数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领跑”作用的标杆企业。截20215月,推动制修订标准49项,协助企业申请专利2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12个,实施关键共性问题攻关151项,比对成果在280余家企业进行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省制造业产品质量提升。

    帮扶背后的白衣天使

    帮扶过程中,涌现了一批有担当、敢担当帮扶队伍,陈业怀娓娓道来。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结合工作实际,在该院微信公众号上线了10期《百问百答》知识问答文章,同时,开通电话问诊咨询专线和问诊微信交流群,对热线汇总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建立问诊档案卡,落实问诊期限和时效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多个自媒体平台进行了百余次在线咨询、培训、标准解析、质量分析等活动;同时,技术人员、专家,随时接受企业的现场咨询,现场委托测试,专家走访省内企业近300余次,对企业的不合格产品提供了约500批次的整改建议,解决企业近300个实际问题,出具检测报告2000多份

    广东省开展义诊活动现场

    广东省开展义诊活动现场

    广东省开展义诊活动现场

    广东省开展义诊活动现场

    广东省开展义诊活动现场

    广东省开展义诊活动现场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首次尝试通过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提前收集企业问诊信息和问诊问题内容,精确锁定企业问题类别,合理安排各领域专家,提高了问诊效率和实际效果,同时采用独创的TSQ(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平台,先后共组织60多位专家深入企业现场“把脉问诊”,开展实验室根因分析、汇聚专家意见形成“药方”,辅助企业改进“治疗”,至今共为25家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187个,推动落实改进50,有效解决了试点企业在设计开发、生产运作、质量管理、战略机制、供应链管理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针对标识不合格质量共性问题,开发国内首个纺织服饰标识自动生成系统——“标识通”,为企业提供制作正确产品标识的便捷途径。自“标识通”上线以来,广东省纺织服装、箱包产品标识不合格逐年下降

    广州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联合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增城区市场监管局召开多场现场义诊活动,还与广州市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政府签订了共建共治协议,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与合作,监管与帮扶相结合,逐步解决区域性的行业质量问题。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配合深圳市市市场监管局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设立了深圳产品学校NQI集成服务与协同创新基地,以重点工业产品质量为主线、提供一站式质量、标准、认证、检测等内容的综合服务,打造以“深圳产品”为核心的深圳品牌形象。

    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指导下组建全国婴童产品标准化工作组,结合行业需求,邀请十多家龙头企业参与制定标准。针对部分玩具标准指引不清晰或覆盖不到的质量问题,携手行业协会,制定8项团体标准,为企业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指引文件。其中《产品标识规范 玩具》标准拟作为2020年广东省玩具产品现场抽查标识指引文件。紧急参与GB/T 38880-2020《儿童口罩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为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硕果颇丰 但要保持头脑清醒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省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陈业怀略有几分忧心地讲道。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重视不够、参与度不高。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市的“问诊治病”工作还只停留在市场监管部门“单打独斗”阶段,各地政府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并未意识到该项工作的开展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主动参与的力度不强,劲头不足,仍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部分地市级市场监管部门及产品医院对工作的定位不够清晰,开拓性与创新性不强。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市级市场监管部门以及“产品医院”对“问题清零”“约谈培训”“分类处置”等工作仍存在浅层化认识,工作起点较低,实施标准不够高,缺乏前瞻性与创新性。

    下一步工作设想

    下一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除了解决上文提到的问题以外,将继续完善质量“巡回问诊”帮扶机制,深入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问诊治病”工作,形成行政监管与技术帮扶手段相结合,行政力量和社会力量相促进的常态化质量监督和帮扶促进机制,切实推动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着力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建立“产品医院”“产品诊所”工作激励以及动态管理机制。二是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三是建设质量帮扶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康复帮扶”常态化。四是进一步与各级地方政府联手,形成质量提升、质量强市的良性机制。五是探索实施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为推进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