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了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这一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了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
标准内容与意义
该项标准聚焦互联家居环境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了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标准不仅涵盖了可用性、可靠性、无障碍、能耗和噪声等通用要求,还对养老机器人在以下方面的性能提出了具体技术要求:
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养老机器人需具备监测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通信支持:机器人应支持老年人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
多样化活动支持:包括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的支持。
移动性支持:如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辅助功能。
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确保老年人信息的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
全球老龄化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群体在感知、体力和认知等方面将不同程度地出现功能衰减甚至失能。养老机器人的出现不仅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负担,还能支持老年人有尊严地独立居家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标准的影响
该项标准的发布将引导养老机器人制造商精准聚焦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需求,进行养老机器人产品的设计开发,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通过规范养老机器人的性能和技术要求,标准将增强老年人融入社会的能力,造福全球银发群体。
总结
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养老机器人领域的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重要突破。这一标准不仅为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还将推动养老机器人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助力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5175969175608042&wfr=spider&for=pc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