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交通运输部发布一批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标准

    作者:中国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5-04-17
    来源:中国标准化
    交通运输部积极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培育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新增长点”,并强调“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对路用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巨大。为切实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的相关要求,交通运输部积极行动,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在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形成绿色低碳的建设生产和管理模式。同时,强化近零碳设施建设、绿色筑路材料、固废资源再利用、清洁生产装备等方面绿色交通标准的制定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绿色交通标准体系。

    一、近零碳交通设施标准,引领绿色转型

    交通运输部研究制定并发布了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系列标准,该系列标准对货运枢纽(物流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和港口作业区在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功能布局优化上,确保各区域规划合理;能源结构优化方面,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建筑节能降碳要求严格执行节能标准;生产设施设备清洁用能,减少碳排放;同时加强碳排放管理。具体包括《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第1部分:货运枢纽(物流园区)》《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第2部分:高速公路服务区》《近零碳交通设施技术要求第3部分:港口作业区》。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各区域的总体要求、场地布局、能源结构优化、建筑节能、设施设备节能和碳排放管理等内容,适用于近零碳交通设施的建设。其发布实施,规范了相关区域的减排路径与技术要求,能有效提升建筑及设施设备的能效水平,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有力推进近零碳交通示范区建设,为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废弃物循环利用标准,推动资源再生

    在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相关标准制定方面,交通运输部成果显著。先后发布了《路用废胎胶粉橡胶沥青》《沥青混合料用钢渣》《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9部分:煤液化沥青》《路用改性磷石膏》等标准。以《路用废胎胶粉橡胶沥青》标准为例,它对路用废胎胶粉橡胶沥青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运输和储存等都做了明确规定,适用于其生产、检验和使用。该标准的实施,规范了废胎胶粉沥青技术在交通行业的产业化应用,开辟了废旧轮胎无害化资源再生利用的新途径。使用废轮胎修筑沥青路面,不仅能减少路面病害、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还能降低交通噪声,提升道路交通的供给能力,有力推动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绿色交通的发展。其他标准也各自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和提升了工业固体废弃物在公路建设中的合理高效应用,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三、绿色施工作业标准,助力节能减排

    针对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拌合环节存在的碳排放量大、污染程度较高等问题,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绿色施工作业相关标准的制定。发布了《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绿色生产技术要求》《低温改性沥青》《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6部分:温拌剂》等标准。《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绿色生产技术要求》对沥青混合料搅拌站绿色生产的基本要求、厂区要求、设施设备、厂界大气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噪声等技术要求都进行了详细规定,适用于搅拌站的绿色生产,规范了搅拌站的建设管理,提升了绿色生产管理水平。《低温改性沥青》标准对低温改性沥青的型号和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作出要求,能进一步发挥低温改性沥青在沥青路面建设中的节能减排作用,实现无烟施工,改善施工环境质量。《沥青混合料改性添加剂第6部分:温拌剂》标准的实施,推动了绿色低碳沥青路面建设,降低了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提升了沥青路面施工的绿色化水平,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交通运输部通过以上一系列绿色交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全面推动了交通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发展,在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交通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后续,随着这些标准的深入贯彻执行,我国绿色交通建设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来源:

    网址: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