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拟推出城市生命线工程技术标准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发布《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一全新标准的推出,有望填补国内相关行业空白,大幅提升安徽省城市安全风险的整体防控能力,为城市平稳运行和居民安全生活筑牢防线。
城市生命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涵盖燃气、桥梁、供水、排水、供热、综合管廊等多个关键领域,它们如同人体的“神经”与“血管”,维系着城市的正常运转,对民众日常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城市安全运行的坚实保障。在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的大背景下,为实现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强化安全风险整体防控能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夯实安全基础,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精心组织编制了此次征求意见稿。
此次征求意见稿对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设施建设作出明确且细致的规定。强调需紧密围绕监测对象的安全需求,通过科学评估精准确定需重点防范的具体风险。以燃气领域为例,明确规定在高压、次高压管线,人口密集区的中低压主干管线,燃气阀门井内,与燃气管线相邻的雨污水、电力、通信等管线及地下检查井,有燃气管线穿越的密闭和半密闭空间,燃气泄漏后可能通过土壤和管线扩散聚集的空间,以及燃气爆炸后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空间等区域,均应优先开展监测工作。这些重点区域的划定,有助于及时察觉潜在燃气安全隐患,将风险遏制在萌芽阶段。
此外,征求意见稿特别要求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设施需配备智慧应用功能。在供排水、热力监测方面,部署的边缘计算设施可借助AI模型精准预测管道淤积规律,从而制定科学合理、有的放矢的清淤计划,提升清淤工作效率与效果,保障供排水和热力系统稳定运行。在桥梁监测领域,通过AI病害识别模型,能够在前端快速、准确识别各类桥梁病害及风险,为桥梁维护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确保桥梁结构安全。
《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设施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是安徽省提升城市安全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过程中,有望进一步完善标准内容,使其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相信在该标准的规范与引领下,安徽省城市生命线工程监测设施建设和管理将迈上新台阶,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将得到显著增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幸福生活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来源:
网址: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