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综合新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作者:中国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5-05-07
    来源:中国标准化
    工信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该指南在202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优化与升级。

    在体系架构方面,新版指南优化了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布局,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新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应用。在智能装备、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新模式、智慧供应链、智能赋能技术等5个领域增加了标准建设内容,修订了基础通用、智能赋能技术、电子信息应用等11个方面。例如,在智能装备领域,将加快制定智能检测、智能物流等装备的相关标准,推动装备的智能化升级;在工业软件方面,会着重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业软件的集成标准,提升软件在企业生产中的协同能力。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自2015年以来,我国已累计迭代发布四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截至目前,发布了472项国家标准、50余项国际标准,并支持建设135个标准应用试点项目。此次2024版指南明确提出,到2026年,要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构建起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专家咨询组组长尤政表示,2024版《指南》的发布目的在于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以标准指引下一阶段我国的智能制造各项工作,引领制造业加快智能化升级。在标准的支撑引领下,我国智能工厂建设规模和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制造装备、工业软件以及系统解决方案不断取得突破,标准引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效显著。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杨旭东称,2024版《指南》明确了新阶段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要求,优化了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框架,提出了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方向,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意义,同时更加注重场景应用和标准群建设。基于前期在数字孪生、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积累的标准优势,进一步提前做好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应用标准化布局,强化新兴技术与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工厂核心要素融合创新,推动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加快形成高效能的先进生产力。

    下一步,国家标准委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持续完善智能制造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在加大标准供给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标准研制,基于实践提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标准项目,加强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标准预研和试验验证能力,减少标准交叉重复,提升标准有效供给;在加强宣贯实施方面,强化指南宣贯,引导更多企业应用标准指导实践,构建企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在加深国际合作上,统筹推进国内外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积极分享成熟中国标准化方案,共同制定智能制造国际标准,提升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国际化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引领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来源:

    网址: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