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国际标准总体转化率超过83%
交通运输部5月20日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孙维在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际标准总体转化率超过83%。
针对我国在推动标准国际化方面的工作及成效,孙维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通过四方面举措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
一是扩大标准国际化合作范围:与71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国际机构签署125份合作文件,发布2300多项国家标准外文版,实现中俄民机、煤炭领域超250项标准互认,深化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标准合作,并自2015年以来举办60期国际标准化培训班,惠及100多个国家近2000名官员和专家。
二是增强标准国际化治理能力:履行国际标准组织常任理事国和正式成员国职责,在智能航运、机械储能等领域新承担一批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主席及秘书处职务,其中ISO港口码头分技术委员会的设立是交通运输领域国际标准化的重大突破。
三是提升标准国际化工作水平:支持我国利益相关方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构建国际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累计推动超1.4万名中国专家注册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四是提高中外标准协同程度:修订《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鼓励对标先进、“能采尽采”,在电子商务、船舶与海洋技术等领域积极研提国际标准提案,200多名中国专家及我国承担的秘书处获国际标准化组织表彰。
孙维强调,标准制度型开放是我国适应全球化新趋势的战略选择,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政策、规则、标准联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来源:中国新闻网
网址: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5/05-20/10418774.shtml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