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国际要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国际标准化组织批准成立港口码头分委会,秘书处花落中国

    作者:中国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5-05-20
    来源:中国标准化

    在5月20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全球航运及港口领域的广泛关注:近期,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批准成立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港口码头分委会,其秘书处设立在中国。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自国际标准化组织诞生以来,全球首次拥有了专门聚焦港口码头标准化的技术机构,更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国际标准化工作进程中的重大飞跃。

    新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港口码头分委会,确立了以推动全球港口码头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为核心的工作方向。目前,已有23个国家成为积极参与成员国,27个国家作为观察成员国参与其中。在后续工作中,分委会将充分汇聚全球智慧与力量,围绕港口码头生产作业流程优化、系统建设升级以及前沿技术应用等关键领域,加速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过分享各国先进且适用的技术成果,交流创新实践经验,为全球港口朝着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

    作为分委会秘书处的承担国,中国将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各项职责。一方面,积极与各成员国紧密协作,全力推动构建一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且运行高效的港口码头国际标准体系,为全球港口实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为保障高水平安全增添动力。另一方面,借助自身在港口建设与运营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深度参与标准制定过程,将中国智慧融入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在全球港口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和物流服务的核心枢纽,是维系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的关键节点,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我国,港口更是一张耀眼的“国家名片”。

    从基础设施层面来看,我国沿海港口的总体规模在世界范围内独占鳌头。多年来,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持续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货运、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其中上海港更是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箱的港口,展现出强大的运营能力与辐射力。

    在智能化发展浪潮中,我国同样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已建成全自动化码头52座,无论是已建成数量还是在建数量,均位居世界首位。不仅如此,中国港口还创造并保持着自动化码头集装箱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彰显了我国在港口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的卓越实力。

    与此同时,我国港口的绿色低碳转型也在加速推进。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等23个港口成功纳入“亚太绿色港口奖励计划”,这得益于我国在港口建设运营过程中,不断实践与创新,在码头建设指南、作业要求、操作规范、绿色低碳等诸多领域,积累并形成了一整套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了以安全、绿色、智能、高效为显著特征的港口标准体系,为全球港口发展贡献了宝贵的中国方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

    未来,随着国际标准化组织港口码头分委会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我国将充分发挥秘书处优势,携手各成员国,以标准为引领,推动全球港口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协同发展,为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推动世界经济繁荣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网址: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2620684473981167&wfr=spider&for=pc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