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星载实时操作系统标准获审查通过,助力航天领域新发展

    作者:中国标准化
    发布时间:2025-05-28
    来源:中国标准化

    近日,宇航团体标准项目《基于开源鸿蒙轻量系统的星载实时操作系统通用要求》与《基于开源鸿蒙轻量系统的星载实时操作系统开发实践》成功获中国宇航学会标准化分会审查通过。这一成果意义重大,为星载实时操作系统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规范与指引。

    该标准由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于晓洲领衔的微纳卫星与深空探测团队牵头起草。于晓洲教授在航天领域经验丰富,担任多项重要职务,包括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大学联盟管理委员会主席等。参与撰写的团队还来自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技术创新研究院、清华大学、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星众空间(嘉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单位。

    标准提出了适用于微纳卫星的开源鸿蒙(OpenHarmony)轻量系统星载实时操作系统。它对各类相关术语进行了详细解释定义,并且明确了从源码获取、移植到裁剪的全流程操作规范。这不仅为星载实时操作系统开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引导,更重要的是为微纳卫星操作系统确立了统一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微纳卫星的星载计算机系统日益复杂,然而受平台规模所限,难以使用常规的操作系统。于晓洲团队率先在“大连1号—连理卫星”上成功应用基于国产芯片的高可靠性开源鸿蒙实时操作系统。“大连1号—连理卫星”于2023年5月10日搭载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随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升空,2024年1月18日成功释放入轨。该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充分验证了实时操作系统等创新技术,并且按计划拍摄了大量分辨率优于1米的遥感图像。其成功应用开源鸿蒙实时操作系统,实现了该领域软硬件的全国产化,大幅提升了卫星的系统响应速度与可靠性,也为全球航天器操作系统提供了新的选择方向。

    目前,基于开源鸿蒙轻量系统的星载实时操作系统已在多项微纳卫星任务中得到应用,除了“大连1号—连理卫星”,还包括星众空间卫星、“金紫荆”系列卫星、爱太空科学号、航升卫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技术创新研究院“电磁双星”等。该操作系统在航天器上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丰富了开源鸿蒙的使用场景,促进了开源鸿蒙社区的繁荣,真正实现了开源鸿蒙在航天领域的“落地生根”,也让其应用范围实现了“上天入地”的拓展。随着该标准的落地实施,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乃至全球航天领域在星载实时操作系统方面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航天事业的持续创新注入新动力。

    来源:澎湃新闻

    网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890935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