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印发 强化顶层设计助力绿色转型
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旨在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发挥标准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科学实用的标准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三大维度构建标准体系框架
方案从基础能力、减缓行动、适应策略三方面搭建标准体系:
基础能力支撑标准体系
基础通用标准:统一气候变化领域术语、符号与方法论
温室气体核算标准:规范碳排放因子、生命周期核算方法
核查与监测标准:明确温室气体核查流程、监测设备技术要求
减缓气候变化标准体系
行动与管理标准:涵盖节能减碳、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行动规范,以及碳市场、碳普惠等市场化机制管理要求
排放与协同控制标准:设定工业、交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标准,明确污染物与碳排放协同治理技术规范
评价与技术标准:建立减碳成效评估方法,规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管理流程
适应气候变化标准体系
观测与评估标准:统一气候观测数据格式,规范气候风险评估模型与指标
行动与技术标准:涵盖极端天气应对、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等行动指南,以及耐旱作物培育、海堤建设等技术标准
成效评估标准:建立适应措施实施效果的量化评估方法
标准体系助力双碳目标落地
该方案的实施将推动三大转变:
核算标准化:统一碳足迹核算方法,解决不同行业数据口径不一问题
机制规范化:为碳交易、自愿减排等市场化机制提供操作准则
技术协同化:促进节能技术、新能源装备与适应技术的标准衔接
生态环境部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关键标准研制,加快形成“监测—核算—核查—评估”全链条标准支撑,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中国标准方案。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网址:http://cpc.people.com.cn/n1/2025/0603/c64387-40492566.html
编辑:刘宪银 审核: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