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项目合作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项目合作
  • >
  • 活动策划
  • >
  • 案例展示
  • 项目合作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中国老龄产业标准化发展高峰论坛

    2015年4月23日至24日,以“标准—提升老龄社会生活品质”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老龄产业标准化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化杂志社联合主办。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服务业部主任杨泽世、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马林聪、中国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建忠、中国标准化杂志社社长赵宏春等领导出席论坛并发表了开幕致辞。

    杨泽世主任对老龄产业标准化发展提出了建议,要求加强行业和地方互动,鼓励相关各方积极配合。马林聪院长认为应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老龄产业标准,要鼓励更多的机构、企业、团体参与老龄产业标准的制定,同时,要以技术创新带动标准创新,以标准创新推动老龄事业发展。高建忠秘书长从宏观上对老龄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老龄产业是“我国经济格局的重要板块”,发展老龄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本次论坛的参会企业及相关机构近200家,汇集了标准化管理机构、协会组织、社会团体、各养老组织机构、高校学者/专家、国外标准化机构、企业等各类代表。论坛共历时两天,代表嘉宾分别围绕老龄产业发展的格局、金融发展趋势、提升服务质量、“互联网+”与养老产业机构网络营销、智慧养老标准化、养老服务标准化等方面主题进行了13场精彩演讲,亮点纷呈。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琦对老龄产业的重点领域、发展背景、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机遇进行了系统介绍。他对老龄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发展老龄产业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老龄人口的生活质量。”中国老龄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提到,2020年,老龄产业将迎来高峰,并用“蛋糕足够大,充分竞争也够吃”总结了老龄产业的未来。同时,党俊武详细阐述了盈利模式的重要性,表示:“成功的欧美老龄产业集团都有清晰的标准体系”,以此表明标准的重要性。对于老龄产业的“大好前景”,也有人持谨慎的态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杨立雄认为,老龄产业“前景好,但道路曲折。”他称,中国的养老机构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对此,他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以标准化促管理提升,二是以连锁促养老服务改革。他表示,“提升养老机构水平最关键的(要素)就是标准化。”另外,来自河南爱馨养老集团、ASTM国际标准组织中国办事处、卡洛琳养老失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上海佳年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深圳泰平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智能化养老联盟,以及来自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和北京市质监局的相关代表,也从企业实践、地方养老服务标准化、互联网思维、老龄产业智能化、养老建筑、养老服务体系标准化现状等方面,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论坛内容丰富、观点纷呈,会议结束主办方还安排了与会代表到知名养老机构的现场考察学习活动,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此次论坛取得圆满成果。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