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远洋 掘金“蓝海”——从远洋渔业看山东荣成渔业新旧动能转换
日前,4艘远洋渔船经过40余天航行,从西南大西洋跨越近半个地球而来,顺利停靠在石岛渔港。这是山东荣成今年上半年最后一批归来的远洋渔船,4艘远洋渔船均属于鑫汇水产公司,鱿鱼捕捞总量达3000吨,可谓满载而归。这一条条“远道而来”的鱿鱼,将在荣成“变身”,用不了多久,它们将以深加工产品的形式再次出发,“游”向四方、“游”向全球。
捕捞:驶向“深蓝”
根据荣成检验检疫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荣成进口水产品973批、重13.58万吨。其中,远洋自捕水产品207批、重9.11万吨,占全市进口水产品的67%。与去年同期相比,远洋自捕水产品重量增长81.23%,货值增长68.69%。过去,山东荣成渔业以近海捕捞为主,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近海捕捞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近年来,荣成抓住国家鼓励发展远洋捕捞的良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快淘汰近海捕捞产能,扶持壮大远洋渔业。同时,鼓励远洋渔企进行资源回运,延长产业链条。
荣成市鑫汇水产公司,一家年轻的远洋渔业企业,能够从“老字号”云集的全市渔业企业中脱颖而出,正是得益于抓住了荣成市政府鼓励发展远洋渔业的机遇。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渔企,先后投资3.5亿元建造了7艘远洋渔船。2013年,7艘远洋渔船正式出海,乘风破浪,直抵西南大西洋。荣成市鑫汇水产公司进出口部部长张美清说:“前两年考虑到人工、油费等成本问题,远洋捕捞的鱿鱼多在国外就地销售。这几年,在市政策的支持下,检验检疫部门、海关等口岸单位也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公司回运比例逐年提高。今年,公司远洋作业区‘厄尔尼诺现象’有所缓解,良好的天气状况适宜鱼类生长。上半年鱿鱼捕获量与去年相比增加不少,回运率达到100%。”
储存:实现“最大化”
在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笔者看到一辆辆运输车正忙着将加工过的鱿鱼产品运出冷库,准备装车,此次它们“旅途”目的地分别是欧洲、美国、俄罗斯、韩国。
随着欧美市场的相继打开,小型储藏冷库已经满足不了荣成远洋捕捞生产加工的需要。2015年12月,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冷库,2016年底,冷库一期工程完工并投入使用,实现储藏能力12万吨,总体工程完工后储藏能力将达到20万吨。为保证冷库运行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该冷库采用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加工冷冻鱿鱼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在生产加工方面,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成2个日产量50吨的加工车间,从原材料解冻到成品冷冻的生产过程全部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1个车间能够节省劳动力100人,年加工能力超过5万吨。目前,山东海都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以鱿鱼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已达到9大类12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远洋渔业让产业链不断延伸,真正实现了“捕全球、卖全球”的渔业产业新模式。
加工:追求“精深”
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荣成市鑫发集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近乎极致的追求。在鑫发集团蓝润冷冻调理食品加工车间,笔者看到,一条条鱿鱼被加工成各类产品,有粘粉鱿鱼圈、鱿鱼丸子、鱿鱼排、鱿鱼蔬菜饼、鱿鱼汉堡等,秀色可餐。这些鱿鱼深加工产品沿着“一带一路”不断向外扩张市场,端上了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桌。
鑫发集团并未就此止步,金枪鱼加工逐渐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短短几年时间,发展势如破竹,凭借1.5万吨超低温冷库及8000平方米金枪鱼罐头加工车间,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金枪鱼加工基地。目前,年可加工金枪鱼3万吨,其生产的生鱼片和金枪鱼罐头,90%实现出口,主要销往日本、韩国。鱼柳主要销往西班牙、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
为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鑫发集团加快实施金枪鱼加工由食用向药食同源的转变,2015年,该集团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共同成立荣成蓝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探索金枪鱼高效利用和高端制品研发,是全国首家以深海金枪鱼骨为原料生产胶原蛋白肽的企业。研发的金枪鱼胶原蛋白及其水解产物的制备方法、组合酶调控工艺、高抗氧化性金枪鱼胶原蛋白肽的制备和放大技术,分别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填补了我国医用金枪鱼胶原类产品的空白,技术在国际上领先。
山东蓝润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以前的金枪鱼骨、鱼皮只能当原料卖,几元钱一公斤,加工成食品,价值翻了几十倍,现在做成胶原蛋白粉、胶原蛋白肽,价格达到每公斤上千元,价值翻了几百倍。
一船船渔获物漂洋过海而来,经过低温冷藏、传统加工提升、精深加工研发等,串联出一条捕捞、储存、加工相衔接的产业链,启动了蓝色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山东荣成远洋渔业快速发展。(林海洋 王敬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