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综合新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打造“福建样本” 创造“国检经验”——福建检验检疫局服务新福建建设工作纪实

    作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时间:2017-10-19
    来源:

    【喜迎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质检五年】

    近年来,在质检总局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福建检验检疫局紧紧围绕质检工作“十二字方针”,严格履职、服务发展,工作有为有位。2016年1月,福建局新一届党组成立,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殷切嘱托福建局要“实现强中更强、打造福建样本”。新班子传承好传统,谱写新篇章,主动融入新福建建设大局,精细管理、精准施策,打造了多个“福建样本”,创造了一批“国检经验”,获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央书记处书记赵洪祝,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王晨,全国政协副主席陈晓光,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省长于伟国等领导肯定、批示80多条次。

    福建局新班子深入辖区调研后,推出服务新福建建设发展的创新举措

    形成质量提升大格局

    福建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中国质量(上海)大会精神为基本遵循,喊响“抓紧行动起来 为质量提升而战”的口号,在质量推进、提升、监管、服务上持续发力,力促质量强省建设。

    强化质量共治。率先提出并推动地方政府建立“质量评价+质量考核+质量奖惩”的质量管理机制和“政策研究+质量决策+条块联动”的质量工作机制,获得省长于伟国的高度肯定。联合福建省质监局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大力推进福州、泉州“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启动首个“中国品牌日”宣传活动,开展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福建省政府将出口食品农产品品牌培育提升工作纳入“加快推进品牌农业建设七条措施”。推进消费品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培育形成一批“三同”品牌,辖区已有90家企业进驻国家认监委“三同”平台,“三同”产品进驻商超和电商平台等200余个,帮助企业实现国内销售6.22亿元。同时,联合开展“清风”行动、电商执法专项行动等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同质监部门的“双打”协作,优化同公安、检察等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

    加强质量管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质检关键性改革,将质量工作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新实施进出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过程合格评定监管机制,即以风险分析为基础,以全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主线,以检验检疫监管验证结果为放行依据的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实现从终产品的“检”向种植养殖及生产加工过程的“管”转变,确保进出口食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实施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出口工业品质量分析制度,加强产品质量风险防控,构建出口产品风险管理体系,提高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创新实施进出口工业品分类验证监管模式,以合格假定为前提,简化检验流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形成“1+3”进出口工业品风险管控体系和三级风险处置联动机制,实现了风险监测、评估及处置的全链条监管。

    突出质量示范。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以示范区建设为基础,打造出口质量安全品牌,实现示范区价值向品牌价值转化。今年以来推动连城、泰宁分别建成全国首个出口国兰和杂交稻种的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帮助顺昌柑桔、莆田鲍鱼和福清虾产品获国家级示范区称号,目前福建省有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16个,数量居全国第四。牵头制订福建省出口食品农产品品牌培育提升行动计划、品牌标准体系建设框架指南,选择个基础较好的企业作为首批出口品牌培育对象,积极给予技术支持。质检总局授予16家闽企为首批“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其中福建局辖区有7家。推进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立足鞋类、服装、电机、陶瓷和光电等出口工业品产业集群优势,在辖区打造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的样板区、对外贸易便利化的先行区、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培育区。目前,福建莆田出口鞋类、福安出口电机质量安全示范区获得国家级称号。今年以来,龙岩出口环保机械装备、德化出口陶瓷2个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国家级验收,石狮出口童装质量安全示范区通过省级验收。

    夯实质量基础。在全国系统首家编撰《实验室检测大数据及风险分析报告》,率先建立实施出口竹木制品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制度,完善了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区域外贸发展和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今年以来4项NQI专项项目、1项国际标准获得立项;荣获1个省标准贡献一等奖,2个首届“中国检验检疫学会科技奖”。推进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技术中心502个标准、399个检测项目新获认定认可,7类农产品、1210个检测项目获CATL资格认定。保健中心通过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设置审批,与澳大利亚Skingene实验室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福建局创新监管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全国质量月期间福建局深入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宣传活动。

    筑牢国门安全大屏障

    福建局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筑牢国门安全屏障。

    口岸疫情防控有新亮点。福建是著名侨乡,也是两岸交流窗口,人员进出境频繁,疫情疫病防控任务繁重。福建局严守国门,口岸核心能力建设成果被推荐在中国-亚欧口岸卫生检疫合作论坛大会上展示,疫情疫病防控工作3次获国家部委联合检查督导组肯定,派员赴安哥拉开展黄热病疫情防控荣记集体二等功,积极保障金砖会议,口岸安保工作获福建省督导组肯定;妥善处置深航赴港航班死亡雏鸡、进境越南集装箱中截获死鼠等事件,受质检总局卫生司、地方政府好评。

    保障生物安全有新成效。以防控外来有害生物为主要抓手,助推绿色产业做大做强,守护国门确保生态安全。全面开展进出境动植检工作风险分析,梳理形成涉及辖区主要进出境13大类农产品、共75种产品的产品风险清单和涉及检验检疫管理与执法全流程194个风险点的工作风险清单,构筑了防御外来生物入侵的安全屏障。持续开展进出境食用农产品和饲料安全风险监测,开展检疫性实蝇、外来杂草、舞毒蛾、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植物疫情监测,应用植物疫情截获评价指标体系指导疫情截获不断取得新突破。助推“清新福建”建设,密集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宣传、“绿蕾”专项行动,每年检出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00多种次,其中在全国口岸首次检出重要有害生物10余种。近年来,在全国口岸首次截获腿端黑实蝇、十字花科黑斑病菌、欧洲橄榄木虱、心形颈星吉丁、黄条天牛和梢小蠹等有害生物,植物疫情截获总体评价保持在全国系统前列,基于口岸截获及风险分析先后推动异株苋亚属杂草和地中海白蜗牛列入《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较好维护了国门生物安全。同时,与地方农林等部门建立了完善动植物疫情监测、调查、应急防控及生物物种资源保护联动机制,加强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共同维护福建青山绿水和生态安全。截至目前,福建省已连续36年稳居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宝座,福建是全国唯一在水、大气、生态环境方面保持全优的省份。

    质量安全监管有新突破。探索构建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进出口工业品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每年检验检疫进出口货物20多万批、200多亿美元,截获不合格产品1万多批、10多亿美元,福建出口水产品已经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出口食品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三,涉台食品贸易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完善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全过程合格评定模式,探索建立出口食品“过程合格评定,口岸零抽检”,实现出口即报即审即放。指导福清光阳蛋业顺利通过欧盟官方首次输欧蛋品检查。率先在目录外监督抽查中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全面推行“即查即卸即放”模式,打造进口资源性矿产品区域分拨中心。

    突出国检服务大亮点

    福建局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通关便利水平,优化福建营商环境。

    打造深化改革新样本。福建局全力服务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34项创新举措通过第三方评估,其中16项被评为全国首创;提出“原产地签证管理改革创新”举措被国务院发文要求在全国复制推广;福建自贸试验区评选的“十大创新”举措,福建局占4项,列全省首位。首开检验检疫企业资质改革管理先河,运用“互联网+质检”思维,通过内部流程再造,变“多证”为“一证”,5000多家企业受益,每年可为企业节约1000万元。深化“多证合一”改革被质检总局通关司列为八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相关研究获质检总局优秀政研成果一等奖。在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中,创造性地在东山口岸开展试点,牵头将市场监管、农业、海洋渔业、检验检疫部门所属食品农产品实验室“四检合一”,被地方政府誉为“真正的体制机制改革”,顺利通过商务部第三方中期评估。高标准制定福建国检综合试验区建设方案,相关建议获于伟国省长高度肯定。

    打造服务发展新样本。围绕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时间推出促进外贸发展18条措施,被福建省政府、外经贸企业视为“及时雨”,2017年又推出16条举措服务“新福建”建设获福建省领导肯定。福建局9项创新措施被福建省自贸办采纳,其中3项为全国首创、占全省20%。牵头推动构建“海丝”沿线1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工作新机制。争取国台办同意两岸检验检疫数据交换中心恢复运行。探索实施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辖区进口包裹数量、货值比增150%、85.6%。首推进口汽车“分线管理+验证整改+事后监管”检验监管模式,促成福州江阴口岸获准全国唯一的口岸可整改资质,汽车进口量在全国17个新开整车进口口岸中位列第二位。

    打造通关便利新样本。福建局持续推进通关一体化,推动福建省“单一窗口”建成全国为数不多、特色鲜明的省域“单一窗口”,相关建设经验被国务院专报刊发。依托“单一窗口”,全国首次以信息化手段实现“两证合一”;推动海港散货电子闸口系统与“单一窗口”实现互通。优化完善e-CIQ主干系统运用获质检总局通关司通报表彰。推动闽浙两局实施跨省“原产地签证一体化”。福建局落实口岸通关便利举措每年可为企业节约通关时间逾100万小时、费用7600余万元。福建局连续10次获全省口岸通关便利化测评检验检疫序列第一名。

    福建位于对台前沿,福建局积极推动闽台融合,在全国首推“一张证书、两岸互认”,每年采信台湾进口产品认证、检测结果约1300批。对进口台湾水果实施“边抽样检验、边上架销售”模式,实现“上午采摘,下午上架销售”。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检地合作共推海西动植物检疫隔离处理中心建设,打造两岸合作交流新平台。

    构建党建工作大格局

    福建局党组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创新举措立足“五个坚持”(坚持学思践悟、坚持学做结合、坚持知行合一、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在实效),精细管理突出“三抓”(抓住关键少数、抓实基层支部、抓好全体党员),创出特色、抓出亮点。

    牢牢把握主导权。福建局党组构建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坚决完成“规定动作”,按党组中心组、机关党委委员、支部书记会及支部学习会4个层次开展学习教育;坚定创新“自选动作”,今年以来相继开展“学习廖俊波,争做合格党员”“建设新福建、国检走前头”等主题实践活动,以严明政治纪律为主题的“纪律教育月”活动;坚持党组率先垂范,为基层党组织当表率、作示范,福建省直机关工委评价福建局“党组高度重视、形式丰富多样、指导到位有力、学做结合紧密”。

    紧紧抓住关键点。在推进学习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中心,局党组制订了《党组工作规则》,出台了关于加强自身建设的意见,班子成员向全局系统作出“五点承诺”;根据工作需要抓班子建设,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形成“四点共识”;结合单位实际抓热点问题,局党组郑重作出“四条承诺”。

    发挥党支部作用。培养支部“领头羊”,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到井冈山开展党性锻炼,组织党务干部到东山实地学习体验谷文昌精神。推行党支部七项工作法,做到“一支部一品牌”“一支部一亮点”。福建局办公室支部创建“精细化管理”品牌,被福建省直机关工委确定为联系点;宁德局推出“免跑腿”“零见面”服务品牌,成为质检总局的指定联系点;龙岩局立足红土地,创建“红土检风”党建品牌;东山局挖掘“谷文昌精神”,开展特色党建;福州机场局与部队开展党建文明共建等。省直机关工委网站多次宣传推介福建局“两学一做”创新做法。

    时时盯住合格线。通过订标准、树典型、严考核,引导广大党员争当合格党员、争做先锋模范。细化合格标准,树立身边典型,严格考核评价,向全局系统派出4个派驻纪检组,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持续强化“四个意识”,狠抓班子队伍、党风廉政、精神文明和国检文化建设。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省委党建先进单位、省综治先进单位、省军民共建三挂钩先进单位。截至目前,荣获4个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全国“工人先锋号”、1个全国级“青年文明号”、3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9个全国级“巾帼文明岗”和8个省级文明单位。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长期以来,福建人民海纳百川、敢拼会赢。而今,福建检验检疫人牢记“质量强国”使命,弘扬“敢于担当”精神,努力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征程中,续写“国门卫士”新的辉煌,以优异成绩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的口岸环境。

    福建局突出质量示范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和出口工业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李永东)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