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智能家居质量提升的思考
为发挥检验检疫部门在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等方面的作用,海沧检验检疫局近期联合海沧区经信局深入出口企业,结合日常检验监管情况,对海沧区智能家居产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基本情况
目前,海沧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智能家居制造企业50家,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73.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5%。产值同比增长6.7%,高出全区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135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交货值的45%。其中,卫浴行业企业18家,产值62.1亿元;运动器材行业企业9家,产值67.7亿元;家具行业企业9家,产值4亿元;光电照明行业14家,产值39.8亿元。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4家,其中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有厦门钢宇工业有限、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厦门来福太塑胶公司、厦门阳光恩耐公司、长鸿光电(厦门)有限公司、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品谱工业有限公司、厦门瑞尔特公司、厦门威迪亚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
目前海沧区智能家居产业呈初步集聚态势,整体发展形势良好,龙头企业在全市具有领先地位和示范作用,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强,拥有恩仕(卫浴)、solux松霖(卫浴)、R&T瑞尔特(卫浴)、德林(地板)、阳光(照明)、迈度(运动器材)等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其中R&T是中国驰名商标,德林、迈度等是福建省著名商标。
存在问题
产品质量还有提升空间。海沧区内各智能家居企业都能严把生产质量关、产品质量关,总体质量情况不错,但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全区智能家居制造企业出口各类产品因质量原因被退运共计243批次、货值932.3万美元。其中不符合相关标准、合同要求被退运的有203批次,产品质量存在涉及安全、健康、卫生、环保等质量问题被退运的有27批次。
市场推广力度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海沧区智能家居产业虽然具备一定规模,有些品牌在国内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宣传推广力度仍有不足,“海沧制造”的概念没有深入消费者群体,相比国内其他智能家居产业基地(如浙江、广东等地)名气小很多。
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不完整。海沧区智能家居产业目前尚没形成完善配套的产业链,尤其是对上游产业链把控不足,影响了智能家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卫浴产品为例,与其配套的陶瓷件、五金配件本区内和周边邻近地区没有产业,需要到外地采购,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产业发展。
创新发展基础薄弱。目前国家还没有统一的智能家居产业标准,造成很多企业各自开发、各自为政,产品兼容性不足,不能形成整体合力,拿不出有效的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家居产业技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和专业人才,目前区内相关设计研发机构和设计研发人员还非常少,很多智能家居产品的设计研发并不在海沧进行,一些中小企业没有能力持续创新,更难形成规模生产。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海沧区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
发展建议
为促进海沧智能家居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争创出口新优势,根据质检总局关于《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指导意见(试行)》的规定要求,建议如下:
政府主导推动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助推产业集聚发展。近几年,各地政府通过推动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对本地区的产业聚集、产品质量提升、扩大出口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建议区政府全面启动智能家居产业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进一步增强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主体责任,加大品牌和产品宣传力度,将智能家居产业打造成海沧区的一张新名片。
成立工作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提供组织保障。成立由局长挂帅的海沧出口智能家居产业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促进工作小组,结合海沧区工作实际,制定海沧出口智能家居产业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制定示范区建设相关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承办有关具体工作,负责示范区建设综合管理和协调工作等。
推动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产业链。通过创建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产业链。引导企业提高品牌意识、创新意识,提升产品质量。同时吸引区外其他上下游配套企业进驻海沧,促进区内各智能家居企业横向、纵向联系,形成规模产业合力,努力构建并完善海沧区自己的完善智能家居产业链。
整合社会力量创新发展。通过创建国家级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加大与大学院校、科研院所等的联系,大力引进创新人才,促进智能家居产业的聚集和设计研发人员的聚集,增强企业的创新竞争力。(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 吕维荣 胡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