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部长黄树贤: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6% 织牢扶贫攻坚安全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3日讯(记者 景远) 昨天上午举行的十九大新闻发布上,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表示,过去五年,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有效发挥,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相互衔接,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与此同时,社会救助不断完善和加强,为民生保障和扶贫攻坚编密织牢一道安全网。
黄树贤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生民政工作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大力推动民政事业改革创新,着力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困难群众的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乡低保累计支出7317亿 近6000万人受益
过去五年,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有效发挥。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所有县级人民政府建立了政府负责人牵头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领导协调机制,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相互衔接,城市低保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增长了59%和97%,累计支出7317亿元,近6000万低保人员和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多措并举加强社会救助 织牢扶贫攻坚安全网
黄树贤指出,社会救助是民生保障和扶贫攻坚的一道安全网,把这道网编密织牢是民政部门的重大使命和扶贫攻坚战役当中的重要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完善救助保障制度,通过明确了“8+1”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城乡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制度、推进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衔接等众多举措,进一步兜牢了困难群众的托底保障网。
二是稳步提升救助保障的水平。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0.7%和16%,全国农村特困人员的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年均增长13.7%和14.7%。各级政府用于社会救助方面的财政资金也逐年增长,从2012年的1800多亿元,增至2017年的2500亿元。今年,还大幅度提高重特大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过渡期生活救助和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中央财政补助标准。
三是不断规范救助保障管理工作。民政部与有关部门开展了户籍车辆、银行存款、证券财产、住房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对比,提高了救助对象识别的准确性,做到精准救助,应保尽保。同时,加强社会救助绩效考核,资金监管和督促检查,严肃查处损害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违纪违规行为,确保救助保障工作公平公正。
全国农村低保标准4079元 已超国家扶贫标准
对于备受民众关心的低保标准问题,黄树贤具体介绍说,目前全国农村低保标准4079元,已经超过了国家扶贫标准2952元。
“全国农村低保标准到目前为止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的县,从2015年底的1521个,减少到目前72个,就是全国目前还有72个深度贫困县还低于全国的标准。”黄树贤说。
谈到今后工作,黄树贤表示,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关于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要求,继续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提高水平上下工夫,更好地做好社会救助与扶贫攻坚的有效衔接,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