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亿美元大礼包助企业海外“掘金” ——厦门检验检疫局原产地签证“放管服”改革见成效
自2013年8月,质检总局推动自贸协定原产地签证“放管服”改革4年来,厦门检验检疫局共签发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28万份,货值逾100亿美元,出口企业因此减免关税5.1亿美元。同时,该局还执行免收出口企业签证费用,为企业节省近3200万元。海外关税优惠加国内减免收费,原产地证书成为助力企业扩大出口的“掘金”利器。
为支持企业用好用足优惠原产地政策,享受自贸协定关税减免待遇,扩大出口,厦门局持续推进“放管服”工作改革,落实质检总局减免收费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负增效。
持续放 简政放权见实效
自2013年8月起,厦门局在辖区内推行原产地证无纸化签证模式,依托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全辖区推行全流程无纸化办证,原产地申领企业从备案、证书申请到货物调查等各个环节均可在网上办理,轻松实现“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的“数据代跑腿”模式。2015年4月,该局继续放宽对产地证申请人的限制,在不违背自贸协定的基础上,以促进贸易为原则,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办理原产地证书。同时,取消原有的属地限制,实行通报通签的一体化签证模式,企业可自由选择签证地点。2017年7月,该局与厦门市商务部门实现了“信息共享、备案互认”,全面实现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与原产地证申领企业备案“两证合一”。持续的简政放权一步步放开对企业的制度束缚,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有效管 “中国制造”错不了
原产地签证是自贸协定的主要实施手段,签证机关必须依托国家公信力,依照原产地规则,对出口货物进行原产地判定。只有管住“中国制造”的身份,确保出口产品符合原产地标准,产品才能享受海外关税减免。该局签证机构灵活运用原产地规则,在严格遵守各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对符合原产地标准的产品及时出证。对有疑义的产品,深入钻研、充分利用规则允许,引导企业通过优化工序、降低进口原材料使用比例等方式,使其产品真正获得中国原产资格,确保“中国制造”身份。另外,通过“以案说法”,利用原产地判定案例上报和指导答复程序,规范和统一辖区签证机构对原产地规则的具体应用,助推“中国制造”走出国门。
用心“扶” 检企合力促外贸
把扶植企业发展作为服务目标。成立自贸协定工作组,积极跟踪协定签署和实施情况,开展“一企一策”政策宣讲和案例剖析等帮扶活动。参与部门联合宣传,共同协商建立协作机制。“大小兼扶”,引导企业了解、参与自贸协定,掌握签证主动权。在落实国务院“千企帮扶”计划中,选取了7家福建省百强企业和厦门地区重点培育企业作为核心帮扶对象,指定专人负责,为企业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帮助企业实现原产地签证“增十,破壁,减负”。在开展“深挖潜,零突破”活动中,重点帮扶“小微”企业,实现优惠原产地签证“零突破”,并对已出运货物,签发“补发”证书。借助厦门“单一窗口”建设契机,增强签证系统服务功能,优化原产地免费申报端,为企业再增便利。
在4年的“放管服”改革中,检企合力,不断提高出口产品“应享尽享”关税减免待遇,全力支持和扩大海峡西岸经济区外贸出口。(苏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