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效应引领各行各业发展 “大标准”工作格局正在形成
来自山东烟台市质监局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烟台市共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454项、行业标准543项、省地方标准287项;创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6个(其中3个在建)、省级示范区4个,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4个、省级46个。
烟台市质监部门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效应,努力形成“大标准”工作格局。
“近年来,烟台市先后印发了多项政策文件,并设立了近千万元的标准化专项资金,让标准化工作真正上升到了战略高度。”烟台市质监局主要负责人孙慧勇如是说。烟台市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对技术指标达到先进水平、有利于促进烟台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标准项目进行资助。今年已对87个符合条件的标准化项目进行了资助,发放资金727万元,为推动标准化各项重点任务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坚实保障。围绕标准化改革,烟台市早在2016年便将标准化工作纳入全市经济运行每月调度的重要指标,在烟台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了标准化工作内容,并将标准化工作列入对县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
为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烟台市质监局依托质量强市及名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联络协调,对重点部门逐一进行主动对接,对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建立定期通报、沟通联络的工作机制。各行业“标准化+”意识有效增强,组织制定了《2017年烟台市标准化行动计划》,包括42项具体任务,涉及28个主管部门。在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中,蓬莱美丽乡村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顺利完成创建并通过考核验收,莱州金城镇、莱阳濯村美丽乡村2个省级示范项目正在积极开展创建,积极引导创建单位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规范》等7项省地方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得标准者得天下,标准的作用已成为企业开创市场继而占领市场的‘排头兵’。”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烟台市质监部门与企业联动,牵住标准这个牛鼻子,在产业发展上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为助推葡萄酒特色产业的发展,烟台市国家葡萄酒及白酒露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目前正在组织对《GB 15037-2006葡萄酒》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引导龙头企业、技术机构和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等19项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有力助推产业发展。在工业技术创新领域,丛林、南山等龙头企业牵头或参与制定的铝材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已达100多项,抢占了行业制高点和话语权。
结合烟台市“鲁菜之乡”的优势和文化底蕴,烟台市质监局组织该市餐饮企业和行业协会主持制定的近70项鲁菜省地方标准为搭建鲁菜标准体系做出了突出贡献。蓬莱阁、八仙过海两个特色旅游服务项目顺利完成了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创建。在推进基本社会服务及社会公益领域的标准化建设方面,烟台市先后启动了芝罘区人社局人力资源、招远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烟台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社会福利等省级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创建,指导市旅游局、市就业办起草制定了《烟台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等级划分及评定》《烟台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设施设备要求》等4项烟台市地方标准。
标准化工作想要真正落在实处,离不开企业的主动。“结合烟台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特点,针对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迫切需求,烟台市质监局不断为企业创造学习机会。”孙慧勇说。去年,烟台市积极争取国家标准委在烟台举办了一期国际标准化综合知识培训班,今年4月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赴华为、中兴、海尔等标准化工作先进企业进行国际标准化专题学习考察,为企业搭建长效交流沟通平台,增强后续跟进和业务指导。
不仅如此,烟台市质监局还在全市建立了一支标准化专家队伍,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大大提高了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今年6月,烟台市企业主导的铜铝复合连铸排国际标准正式颁布,标志着连铸铜铝复合排技术获得国际有色行业认可,该标准也是中国有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近年来致力于推动我国标准国际化和走出去战略取得的新成效。
截至目前,烟台市38家企事业单位分别参与了相关领域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或分委会的相关工作,承担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2个;参与制定完成了2项ISO、1项ASTM国际标准,玲珑轮胎正在积极参与6项ISO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2个、省级1个;1259家企业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自我声明公开了5177项标准,烟台市各行各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水平和层次不断提升。 (孙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