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据说话” 让“信息流动” 让“安全到家” 气瓶监管亟须搭乘信息化快车
“依托强有力的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创新监管手段,才能建立起政府与企业、企业与终端用户的有效链接,通过数据的透明化和公众获取信息的简便化,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实现让‘数据说话’、让‘信息流动’、让‘安全到家’的目标。”针对目前我国在气瓶安全监管方面面临着充装站安全意识薄弱、“黑气站”充斥市场以及广大用户无法获知气瓶检验情况和安全状况的困境,安徽国电明朗环保科技研究院院长姜明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的解决之道。
姜明对记者说,最近两三年来,国家也高度重视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气瓶安全监管工作。2015年8月,新修订的《气瓶安全监察规定》要求,充装单位采用计算机对所充装的自有产权气瓶进行建档登记,鼓励其采用条码等先进信息化手段对气瓶进行安全管理。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电梯、气瓶等产品为重点,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对气瓶产品的制造、充装、检验等过程信息进行记录,开展特种设备和危险品追溯体系建设。今年2月,商务部联合工信部、质检总局等7部门联合颁发《关于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以电梯、气瓶等特种设备为重点,建立全国特种设备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企业建立特种设备信息化追溯系统,与全国特种设备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尽快实现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充装、报废等关键信息的记录、统计、分析、公示等,为社会提供追溯信息查询服务。
气瓶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及广大工商企业。如何对它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管,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安全运营,一直是监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也是影响特种设备安全的突出问题。最近3个月,我国南京、杭州和广州3地相继发生了爆炸事故,都与气瓶安全有关。今年6月27日清晨5时,南京市鼓楼区广东路新门口的朱大龙虾馆发生了液化气爆燃事故,造成多间房屋受损,两人受伤;7月21日,杭州西湖区一商铺发生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造成两人死亡、数十人受伤;8月15日,广州荔湾区兴东路一出租车发生燃爆,警方判断是放置在尾箱的天然气瓶气阀发生故障,导致天然气泄漏,出租车司机因此受伤,周边店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果能建立起高效的电子监管系统,将监管部门、充装气站和用户三方有机衔接,形成即时预警监管,让隐患气瓶在第一时间报废,就可以进一步确保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经营安全。
据姜明介绍,目前,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应用大国,全国包括石油液化气、工业用气等在内的各类危险化学品气瓶数量巨大,它们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气瓶充装单位由小型民营企业构成,它们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不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也不能很好地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成为气瓶爆炸事件屡禁不止的关键因素之一。
基于我国在气瓶监管和安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一些省、市已开始了积极行动,构建气瓶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确保新特种设备使用安全。比如广东省在6月实施的《广东省气瓶安全监管改革方案》中,率先对气瓶使用登记方式进行了改革,由过去监管部门登记每一只气瓶改为由监管部门登记气瓶充装站,明确气瓶充装单位是气瓶使用安全首负责任人。同时,要求建立充装质量安全溯源制度,全面推行气瓶信息化管理。该方案今年先在深圳、佛山、东莞3市及顺德区进行试点,成功后将在全省实施。
姜明认为,广东省气瓶安全监管的改革,实现了政府从管每只气瓶向管充装单位的转变,倒逼充装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减少事后责任主体之间的推诿,以形成事前有预防、事中有监管、事后有保障的完整安全链。
据悉,除政府部门外,一些企业也下功夫研究气瓶监管安全追溯体系,以此提升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水平。其中,由安徽国电明朗环保科技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气瓶安全追溯条码应用系统,已经获得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专利,它可有效破解我国气瓶市场混乱、监管不力、安全问题严峻的现状。
“该系统具有气瓶信息化动态管理和自动闭锁功能,涵盖气瓶制造、使用、登记、过户转移、充装记录、定期检验、报废处理等内容。”姜明说。
据悉,安徽国电明朗环保科技研究院推出的气瓶安全追溯条码应用系统,以省、市、区为单位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与监管平台,各市、区、县局、检验站、充装站通过互联网接入实时传递数据,从而为相关方提供气瓶安全信息服务。该系统具有3个优点。第一,气瓶永久标识。使用条形码、二维码为气瓶建立唯一标识,是气瓶的电子“身份证”。第二,智能手持终端设备。监管人员、充装站工作人员、检验站工作人员均可通过智能手持终端进行气瓶条码扫描,完成信息查询和数据采集、上传,避免气瓶原始档案模糊。同时对过期、报废气瓶自动报警提示,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第三,监管阻断充装电子秤。它能够从源头控制气瓶的充装活动,杜绝为不在监管内的气瓶进行充装。(本报记者 郑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