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经济发展新动能——广西检验检疫局助推龙潭园区发展纪实
“总规划面积1.2万亩,拆解加工生产能力每年35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350亿元、税收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万多个……”这一连串的数字是广西玉林龙潭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以下简称“龙潭园区”)发展目标,打造内陆地区进口再生资源产品加工基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龙潭园区距北海铁山港东岸20公里,毗邻北海港、湛江港,是串联中国西南中南内陆腹地、沟通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借助这一路程近的区位优势,将龙潭园区规划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推进建设,带动广西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迎来机遇
龙潭园区是国家环保部2008年8月批准建设的全国第一批10个废物原料加工利用“圈区管理”试点园区之一。2014年6月,被确定为广西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属广西政府统筹规划推进的重大工业项目。
“龙潭园区发展以建设进口再生资源产品加工基地为契机,打造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以及重化、物流、仓储、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基地。”玉林龙潭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刘锋指着园区沙盘模型介绍,为解决玉林没有口岸这一制约龙潭产业园建设验收的瓶颈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专程赴北京拜访质检总局,就龙潭园区进口废物原料转检工作交换意见。2015年1月,质检总局批复同意龙潭园区进口的废五金、废金属原料从北海铁山港口岸调离至龙潭园区实施检验监管,成为可从口岸调往内地转检的再生资源园区。
近年来,广西进口再生资源总体发展平稳,尤其是在龙潭园区进行再生资源加工,大幅降低物流运输成本,2016年广西进口废物原料1208批、货值8193万美元。龙潭园区迎来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机遇,成为广西经济增长的新一极。
精准服务
“园区的发展离不开职能部门、建设单位、入园企业通力合作、主动对接、热情服务。尤其是检验检疫部门秉承‘地方发展我发展’‘把关服务促发展’理念,指导、支持园区建设。”龙潭园区管委会主任刘锋说。
早在龙潭园区建设初期,广西玉林检验检疫局发挥政策、信息、技术优势,深入园区调研,与当地市委、市政府、园区管委会沟通交流,通报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帮助争取政策、资源等方面支持。
广西检验检疫局主动介入,超前谋划发展,连续4年将支持龙潭园区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根据“依法有据、满足需要、科学合理、综合平衡”的原则,组织制定细化建设方案,是园区联检单位中最早全面系统提出详细建设需求方案的部门;全程跟踪服务,助推园区建设。多次开展现场调研和专题协调会议,帮助和指导园区完善检验检疫场所的建设规划,及时解决监管场地、设备、信息化等方面的问题。落实现场检验检疫设施、检疫处理场所、信息化系统、办公技术用房、窗口标准化等建设方案,为园区建设和验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好机构和人员保障,设立检验检疫驻龙潭工作办公室,配备人员,深入现场了解建设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组织开展政策、业务培训,做好转检工作方案的细化、演练,为园区投入运营做好准备,确保建设符合规范要求,保障园区如期通过考核验收以及开园后能正常开展检验检疫工作。
今年6月5日,质检总局批复同意龙潭园区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场所通过考核验收,成为国内第一个口岸调往内地转检的再生资源园区。
稳步发展
“爱人有医生照顾,园区验收在即,需要人员值守。”玉林局检务科副科长黄川川在妻子分娩第二天带着产假回到工作岗位,这只是玉林局全体干部职工服务龙潭园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了加快推进龙潭园区的验收工作,广西局领导、业务管理处室多次前往玉林,解决园区检验检疫监管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全力支持龙潭产业园建设,坚持以支持玉林经济社会发展为着眼点,实事求是,只要满足最基本的监管条件即可先行验收,在运行中逐步完善。
“龙潭园区检验检疫场所设施建成规模在国内同类园区中面积最大、设备最多、功能最全、标准最高的园区。”广西局副巡视员、玉林局局长陈桂明介绍。
今年8月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孙大伟在广西局调研时强调,广西局要坚持履责尽职,正确处理好把关与服务的关系,既要维护好国门安全,也要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健康发展。正是这样一种工作指导思想,让广西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频获政府、企业点赞。
目前,龙潭园区与国外20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有15家签约落户企业,广西局结合实际,制订服务园区经济建设、服务企业产业发展的工作措施。国内进出口企业纷纷来到龙潭园区求取“真经”。“园区检验检疫部门政策蛮好,我们抓时间办理入园手续,利用园区各项优惠政策,把企业自身做强、做大。”广西玉林中金金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辉对园区发展充满信心。
“立足园区,服务地方,风险可控,创新监管,并强化与商务、工信、环保、海关等部门沟通交流,共同构建良好的综合协调管理和运行机制,确保进口废物原料的环境安全和质量安全。”广西局局长孙世和说。(本报记者 包拥军 通讯员 邹惠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