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综合新闻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在少年的心田播下质量的种子 浙江兰溪在全国率先将质量教育全面纳入义务教育课程

    作者: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时间:2017-12-01
    来源:

    “质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高质量能让我们生活更加舒适快乐,差的质量不但会让你不舒服,有时候还会影响我们的安全和健康,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质量好坏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好不好?”

    这是记者近日在浙江省兰溪市一家小学四年级地方课课堂看到的一个场景。从2017年新学年开始,兰溪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设质量常识教育课程,让学生们从三年级开始,就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和兰溪当地的实际,学习了解质量、计量、标准等质量常识。质量课程鼓励学生思考什么是质量、为什么要讲质量、如何保证质量等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关注标准,为优质产品点“赞”,对假冒伪劣行为说“不”,指引学生从小树立质量意识、标准意识,为今后追求美好生活打好质量素质基础。

    兰溪市为此修订了正式出版的《素养与生活》地方课教材,专门增加质量知识单元,在三、四年级使用的小学版教材中,这个单元标题叫“质量增幸福”,介绍了质量与幸福生活的关系,什么是标准,为什么要有标准,教授学生如何去看产品标签,以及碰到假冒伪劣产品之后怎么办。在七、八年级使用的初中版教材中,这个单元标题叫“质量为先促发展”,除了介绍质量与生活的关系之外,重点结合兰溪和浙江省的发展实践,讲述质量对地方发展的促进作用,介绍了精密计量和严格标准对于提升质量的基础作用,告诉学生树立质量意识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兰溪市质监局局长程明告诉中国质量报记者,“少年强则国家强”,质量建设同样需要从娃娃抓起。一方面,“牙签弩”“指尖陀螺”等“三无”危险玩具及“毒校服”“毒塑胶跑道”入侵校园,危害学生安全等事件,折射出当前校园质量安全问题颇多,学生群体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质量安全防范能力还有所欠缺,培养中小学生的质量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已刻不容缓。另一方面,建设质量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一代人的接续努力,首要的任务是要质量强人,需要从青少年时代开始就了解质量常识,养成质量思维和习惯。

    因此,在2016年申报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以后,兰溪市就把探索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开展质量教育作为质量建设创新的重点。

    为填补中小学质量教育的空白,该市划拨专项经费,召集各专业领域的质量专家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研究者、优秀骨干教师等组建专门的教材编写团队,多学科交叉研讨,编写了相关课程教材,开启义务教育阶段质量基础教育先河。

    相关专家对兰溪义务教育阶段的质量课程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认为课程做到了“专业性和通俗性的融合、古今中外的案例故事的融合、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为全国中小学的质量教育开了先河、探了路径。

    记者注意到,兰溪质量教育的课程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的特点做了不同设计,小学版侧重趣味性、启发性,中学版侧重思想性、教育性。课程设计在语言表述上力求通俗易懂,多用插图和案例将质量的相关知识传递给学生。导入课程的相关案例(质量故事)注重古今中外相融合的特点,如朱元璋与明长城的故事、高铁建设标准的故事、美国二战改进降落伞合格率的故事、屈臣氏发展史的故事等等。质量课程介绍中国古今质量案例(质量故事)的共有26个,介绍国外古今的质量案例(质量故事)的有8个,兰溪杨梅、兰溪祝裕隆布行等4个案例(质量故事)融入了兰溪本土元素,校园“三无产品”、OTC药品标识、校服安全等12个案例,与中小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兰溪市还特别重视质量课程的实践性,在课堂教学和讨论外,还设置大量社会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当地质量示范基地,到超市小店寻找识别“三无产品”等等。从9月开学至今,已有35批次1700多人次中小学生进入到企业质量教育基地和兰溪市质量建设示范点参观实习。通过观摩示范点企业技术工人的优秀技艺、现场交流讲解,让中小学生感受到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做出高质量产品的前提,激励学生培养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学习作风。(兰志轩 本报记者 曹吉根)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