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
  • 加入收藏
  • |
  • 人才信息
  • |
  • English
  • |
  • 全媒体资源管理系统
  • 新闻中心
  • 您所在的位置:
  • 网站首页
  • >
  • 新闻中心
  • >
  • 行业动态
  • 本社概况
    期刊导航
    新闻中心

    细化标准 放眼长远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时间:2017-12-04
    来源:

    作为办刊人,每当期刊评价一发布,心里都很紧张,关注一下掉了还是进了。其实评价体系多了以后,让我们办刊人无所适从,特别是评价指标体系超出了它建立初衷的时候。现在高校已经形成了C刊评文、C刊评人的体制。时至今日,包括一级学科评估和双一流建设的报审材料,都把C刊看得很重。建构一个比较科学的、同时有特性的评价体系,确实也有必要,但是做起来很难、难在什么地方?当下学术生态,建立一种量化的客观标准,都会有相应的对策来对付。所以,当我们讨论建立这个指标体系的时候,可能更基础的是思考重构学术生态的问题。

    我们可以助推这件事情,但是空间并不大。比如说C刊,我们批判它,但实际上它的贡献也是很明显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我把它叫做忘了初心。不管我们做刊物,还是做学术评价,都要注意怎么不忘初心的问题。从本学科来看,第一是总体上还是以刊评文,第二是评价标准上还比较模糊,没有一个大家认可或者说有一定共识的一个标准体系,政治性和学术性冲突性很强。很多人拿政治性把所有的学术性都抹掉,或者是拿学术性彻底否定政治性。怎么去融合避免冲突性,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关键。

    在某种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是居高临下的学科,这几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投入很大。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的,但也要注意可能适得其反的一面。大家都会去盯着什么?盯着资源配置。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学术评价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真正回归学术本身。我觉得至少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要遵循学术评价的一般规律找共性。在共性的基础之上,再结合我们学科的特点,去找它的特色,而不是强调这两个学科在我们国家具有特殊性,另起炉灶弄一套标准。

    第二,要区分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更多强调追根溯源,正本清源,解释论证。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会直击执政党的选择过程。这两点,恰恰学术性更重要。就是先把很多问题弄清楚,执政党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选择判断,可能更有解释力、说服力。马克思主义教育首先应该告诉学生,或者说告诉这个社会,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而不是首先要求应该是什么。面对信息化的社会,学生对于应该是什么是可以做判断的。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和作为学术的马克思主义,要有所区别。

    第三,学术评价应该有所侧重于学术,特别是不能用政治性来取代学术性。实际上,当下要判断政治是否正确,应该还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判断文章是不是有学术含量,那还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学术评价,学术是最核心的东西。

    第四,在具体的方法上,这两个学科都存在一个细化评价的问题。因为这两个学科都涉及人文和社会科学两种类型。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学术性标准肯定不一样。学术评价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引领和推动学科的发展。政治学现在有几个新兴的刊物,比如说天津师大办的《政治思想史》,办得不错。二级学科细化的刊物,应该是未来的刊物发展趋势。但按照现有的刊物评价指标,它的生存空间却很有限。进不了核心期刊名录,那么本来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刊物,生存就非常艰难。所以,我觉得,要有一个细化的分类标准、针对性比较强的标准。

    第五,要突出一个长久性、历史性的学术贡献。学术评价不应是即时的。我记得写硕士论文的时候,提到政治转型的概念,所有导师批评我,后来它成为都认可的学术概念。实际上也有这样的一些文章,可能现在当下大家都没有意识到,也不太认可,但是,以后呢?要突出一个长久性、历史性的学术贡献,特别是突出一个叫做政治学术史的价值的指标,学术评价应该考虑到。

    第六,如果做学术评价的话,要把评价周期拉长,不要一年一评,比如说三年五年,再反观这个文章,看它到底影响有多大。现在一般两年一评价。从学术评价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周期还是短。

    另外,从技术层面,可以把评价主体进一步扩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做一个软件,把这个软件传上网去,大家都可以实名进去评,当然有个实名认证。利用这种信息化、数字化的平台,扩大评价主体,然后做一种多元的、综合性的评价。如果我们真的要做这个事情,可能就要利用大数据这样的一个技术,使评价主体的范围扩大。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1481号

    京ICP备1204766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