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南向通道打开东盟市场甘肃检验检疫局支持地方外贸发展侧记
11月20日,伴随着汽笛长鸣,甘肃省南向通道国际冷链测试班列启程,苹果、洋葱等甘肃特色产品发往广西北部湾钦州港,将通过海运出口泰国、缅甸等地。这是继9月29日兰州至广西、兰州至重庆货运班列试运行后,首列兰州至广西北部湾国际冷链测试班列,甘肃更多生鲜农产品将通过南向通道走向东盟市场。
南向通道是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物流通道重要组成部分,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以公路、铁路、海运等运输方式,是连通新加坡及东盟各国的复合型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南向通道的打通,为甘肃提供了全新的海运通道,甘肃对外开放迎来新机遇。
“要发挥职能优势,保障南向通道建设,助推甘肃扩大开放。”甘肃检验检疫局局长王松青表示。
口岸开放:打通通道建设关键节点
“一带一路”倡议下,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地位凸显。随着“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持续开行和中欧、中亚、南亚国际通道相继打通,甘肃迫切需要对外开放铁路口岸。
去年12月6日,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批复同意兰州铁路集装箱场站作为临时口岸对外开放。这是甘肃第一个铁路开放口岸、第三个对外开放口岸。在这一背景下,甘肃局积极支持该口岸申报进口粮食、整车指定口岸。结合兰州铁路口岸实际,甘肃局提出“一口岸两作业区”即兰州铁路口岸包括兰州新区中川北站、兰州东川铁路物流中心两个作业区规划,得到省政府肯定采纳。组织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赴河南、湖北、四川、重庆铁路口岸考察并全程参与可研报告评审,为兰州铁路口岸对外开放做好准备。
铁路口岸对外开放,打通了南向通道建设关键环节。今年7月5日,第23届兰洽会期间,甘肃省政府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南向通道建设,打通西部地区起于兰州、经南宁直达新加坡的西部南北国际陆海新通道。截至目前,甘肃共发运南向通道班列3列,运量629吨,兰州铁路口岸货运量突破70万吨,是2015年全年货运量的7倍。
通关便利:营造最佳通关环境
今年9月3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检验检疫局在重庆签署《关于支持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建设合作备忘录》,围绕南向通道国际班列建立顺畅沟通机制,营造最佳通关环境。推进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实现四省区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企业可任意选择桂、渝、黔、陇口岸为报检地,通过e-CIQ主干系统实现一次申报、全口径进出境货物数据信息共享。创新内陆通关放行和口岸监管模式,实施“空检铁放”“即查即放”,实现口岸验放“零等待”。推动口岸查验业务流程再造,制定检验检疫放行时长标准,货物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以上,货物从运抵车站到完成配船整个通关手续24小时内即可完成。
甘肃局还进一步加强口岸合作机制建设,强化与口岸相关单位之间的合作,推动建立口岸执法互助、监管互认、信息互换工作机制,率先在兰州国际港务区作业区启动创建关检合作示范区。全面推行检验检疫申报无纸化、查询快捷化、放行无阻化,实现 e-CIQ主干系统下“五自动”通关,即自动集中审单、自动报检受理、自动分转单、自动签发通关单、自动归档,再次压缩检验检疫时长50%以上。实施“审单放行”模式,约80%的出口产品实现即时报检、即时签证放行“秒通关”。
潜力挖掘:推动农产品扩大出口
南向通道是西部地区的出海通道。通过铁海多式联运,由重庆至东盟主要港口的运输时间只需7-10天,比传统江海联运节约20天。“南向通道为甘肃农产品出口提供了最便捷高效的贸易通道,我们要全力保障南向通道多式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推动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甘肃局副局长黄新民要求。
该局深挖特色农产品出口潜力,提前对接苹果、中药材、高原夏菜、百合、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出口企业,从政策、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指导支持,帮扶企业建立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凭批次号即可追溯至生产基地,提高了出口农产品质量管控能力。指导企业用好用足中国-东盟原产地证,享受更多出口国关税减免。指导更多企业获得出口资质,壮大了本土农产品出口主体。
同时,该局依托南向通道,瞄准东盟市场需求,为企业把脉开方。收集东盟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并加强研究,指导企业及时有效作出应对,稳固和拓展国际市场,促进更多优质农产品出口,创出品牌。
“很好!感谢!”近日,甘肃省常务副省黄强对甘肃局保障南向通道建设、助力甘肃经济发展的工作举措予以肯定。(杨晓琴)